达达,不想跳出京东舒适圈

互联网领域的终局,都逃不开成为“巨头的游戏”的宿命,即时配送也无外乎此。

从2018年开始,蚂蚁金服收购饿了么;美团推出“美团闪购”业务;菜鸟以2.9亿美元战略投资同城即配企业点我达;顺丰上线“同城急送”业务;京东到家平台和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实现合并,并入京东。

最终,点我达归入阿里,达达背靠京东,顺丰同城依托顺丰……背靠巨头好乘凉,即时配送的终局再次成为众神之战。

对即时物流的终局,点我达创始人赵剑锋的看法是:最后能剩多少玩家,取决于市场上有几大独立的“商流”。

京东到家所提供的商流,正是达达成功的关键,而其所被诟病的,也正是对京东平台的依赖。

1巨头版图上的一环

周小川认为,数字经济中,其实只有个别领域具有“赢者通吃”的特点,例如社交网络,另外搜索引擎也有部分“赢者通吃”的特性,但大部分领域其实并没有“赢者通吃”的特性。

即时物流业务,便是如此。

理想的模式是聚拢资源,一边连接消费者,一边连接供应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网络效应”,扩大规模,抽取佣金。

然而,即时配送,一边要“委身”电商平台,一边更难以侵入"敌方"阵营,其版图的扩张,取决去其所委身的电商平台。

一般而言,即时配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餐饮外卖、同城零售、跑腿代办、生鲜宅配。

而其中的餐饮外卖是占比最高,一日三餐的高频业务,同时也是因业务高度集中而实现盈利的类型。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中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至2020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46.0%,与此同时,美团官方数据显示,美团外卖突破100亿单。

即时配送业务,业务的集中度与配送效率密切相关,背靠大平台的美团、饿了么、达达等有着更强大的竞争力。

达达集团对京东平台的依赖一直被诟病,这一方面是对达达独立造血能力的质疑,另一方面也是对达达扩张市场巩固规模效应的要求。

然而,即时配送业务的低规模效应并不明显,预期盈利难以实现。西南证券认为,同城即配的战略意义高于资产本身盈利能力。根据其测算2021 年即配行业增速 23%,依然系电商版图中增速最高的一极。

这也是巨头插手的重要原因,以期开辟新的增长点。

巨头下场,也意味着商流的进一步集中。虽然是面向C端消费者,但实质上是B端服务商。表面上是科技公司,但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无论对上游“商流”还是下游的“配送”,即时配送平台都没有绝对的强势地位,非独立个体难以有独立发展,只能成为巨头版图上的一环。

2触得到的天花板

去年11月,红杉中国掌门人沈南鹏出售高达2.15亿美元的以下三家公司股票:拼多多、美团和达达集团。

三者的共同特点是,持续大规模亏损。

市场愿意为持续亏损买单,不代表资本不会失去耐心。随着日益高昂的流量成本和强硬的政策力度,互联网企业不约而同地收缩了扩张步伐,缩减用户优惠补贴,裁剪鸡肋业务条线。轻资产运营模式,降低营销投入、裁员三板斧,利润随之而来。

然而,达达运营成本在长期内难以下降,亏损或仍将继续。

2021年,达达集团在经营费用上进一步增长,总成本和费用合计96亿元,去年同期为75.65亿元。

其中,运营支持成本和营销费用增幅明显,分别为51.39亿元和34.28亿元,同比增长约4.18亿元和15.79亿元。达达集团表示,营销和销售费用增长主要是对京东用户增加了激励措施以及业务相关人员成本的上升。

招股书显示,达达集团的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与京东集团以及沃尔玛集团两家主要客户。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京东带来的收入在达达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是49.1%、50.5%和37.8%;沃尔玛带来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6%、13%和14.9%。

而在2021年,京东到家收入为40.46亿元,去年同期为23.05亿元,而达达快送收入为28.21亿元,去年同期为33.78亿元。达达对京东的依赖进一步扩大。

在京东的通稿中,京东对达达集团的增持,将有利于推动双方加速拓展即时零售、即时配送及全渠道领域合作,助力京东的多元化零售服务更进一步,优化运营效率,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

这也意味着,达达是京东全渠道上的一环,其对京东的依赖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达达集团将京东到家的10万商家合作资源、达达快送的即时配送能力和运力,以及以“海博系统”为代表的实体零售数字化改造能力整体投入“小时购”,京东平台5.3亿活跃消费者也为达达集团提供可观的业务增量。

2021年,京东集团(9618.HK)实现营业收入9515.92亿元,同比增长27.59%;经营利润41.41亿元,同比增长-66.45%。结合历史数据可以看出,这是公司营业利润转正后的首次年度下滑。

京东实施全渠道战略,利用京东线上流量、线下门店和配送资源,实现商品多种渠道可触达。

其中,线下门店既包括七鲜超市、京东之家等京东体系内的门店,也包括沃尔玛、永辉、华润万家等370 多家商超,覆盖超 3 万 4 千家门店,提供超过 300 万种SKUs,涉及药店、专卖店、商超、便利店、汽修店和鲜花店等多种业态。

配送资源则主要来源于达达。

据申万宏源预计,到2030年,即时配送行业的场景中,餐饮外卖占比将为25.2%,生鲜水果占比将为37.5%,商超到家占比将为28.2%,其他类型占比将为9.1%;来自于餐饮外卖的订单量将下滑,反而是零售商超、生鲜电商等品类的订单将迅速增长。

达达的加入,帮助京东实现了新的增量,但市场质疑其自身造血能力。

3达达根本不想离开京东

作为京东物流的供应商,达达的的商业模式为“零售+物流”,京东到家平台产生的订单由达达快送配送,达达快送则是采取众包模式的本地即时配送平台,为消费者与商家提供同城速递服务,二者相互联动,达达将这样的模式称为“飞轮效应”。

达达要做的,不是独立造血,而是利用京东造血。所谓的飞轮,是京东与达达双方的协同效应,推动彼此互惠。

如果达达亏损持续,京东将继续对其增持,直至完全归于达达,这才是其最可能的未来。

外卖和新零售产业的发展,是将即时配送送上风口的重要推动力。线下零售线上化的趋势下,达达在京东之外是否尚有其他机会,这依赖于达达自身的竞争力。

然而,“同城即时配送领域激烈竞争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差异化定位下的竞争格局趋稳态势开始显现。”这是闪送副总裁杜尚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给出的新判断。

对当下的达达而言,守住京东到家的市场份额可能更重要。

京东到家在即时零售上同样遭受美团等巨头围攻,在用户补贴、营销费用上上的投入持续增长。

2021年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GMV)为431亿元,同比增长71%;平台活跃消费者为6230万,2020年活跃消费者为4130万,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获客成本方面,2021年达达活跃用户数达到6230万,较上年增加2100万,平均每个新用户的成本为163元。而2020年活跃消费者人数为4130万,平均每个新用户的成本为109元。

即时配送,更加难以摆脱对平台的依赖。互联网的蛮荒时代已经终结,美团铁军一样的地推团队,更不是达达所擅长。一度侵入外卖领域,达达便几近崩溃。

反垄断政策,也难敌“商流”的日益集中,当下的达达,需要应付的不是二级市场上的噪音,不是独立造血,而是利用京东造血,以期早日实现盈利。

顺势而为,不要被市场噪音影响。

关键词:

推荐DIY文章
市值三天蒸发1475亿 招商银行未来主要风险有哪些?
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 两部门联合发布公告
遭受西方轮番制裁 俄罗斯和西方陷入“种子大战”
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中 如何防止交叉感染?
上市公司进入披露密集期 顶流明星基金经理最新调仓换股动作浮出水面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 将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线下参会
呼应各方关切和诉求 博鳌亚洲论坛议题讨论集中在六个方面
甘肃省召开河流健康评价报告发布会 主要河流健康状况良好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首场发布会召开 发布两份旗舰报告
开局总体平稳 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
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 不少指标超出预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中国经济“稳”字难得
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三审稿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中国经济一季报出炉 多项主要数据超预期
逾22亿元待偿 “泛海系”遭“自家人”追债
安徽省新兴产业“双招双引”交出漂亮“成绩单”
助力外贸运输 天津银保监局引导辖内金融租赁公司精准发力
一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 金融总量稳定增长
市场整体震荡下跌 次新基金整体采取防御策略
部分百亿私募今年回撤较大 投资者应该更理性看待
A股势头何时能够反转 还要多久大盘才能不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