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拨回到2020年6月5日,从京东分拆出来的达达集团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即时零售第一股。虽然上市首日表现不佳,但很快扭转颓势,上市两周后市值大涨至35亿美元,让持股47.5%的京东大赚过百亿。
彼时京东一直被阿里压制,在各种风口转型中总显得慢半拍。但达达的成功上市,让京东在即时零售这条细分赛道上迎头赶上,为刘强东在马云面前狠狠地争了一口气。
不过,达达集团抢滩纳斯达克之初,外界对其前景还有很多疑虑:3年亏掉50多亿、生意全靠京东零售,成功IPO的达达真的前途光明吗?
时间能解决很多疑问。如今距离达达上市已经1年有多,回过头来,我们可以看到达达、京东乃至整个即时零售行业的变革。
三季度亏损放大,资本仍看好达达的未来
11月24日,达达集团公布2021财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达达当季净收入为16.868亿,同比增长29.6%。不过财报中指出,在除去达达快送业务调整的影响因素后,净收入同比增幅达86%,和上一季度11.5%的同比增幅比,进步明显。
从营收结构看,京东到家、快送两大业务板块表现稳定。前者从上一季度起成为达达最主要的收入来了,三季度净收入为10.725亿,同比增长84.1%,后者净收入为6.14亿,除去业务调整因素影响后的同比增长率达90.5%。
而这两块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同城快递订单量的增加(以连锁商家为主),以及品牌推广促销活动的增加。
从营收贡献上看,三季度达达的营收重心也继续从达达快送向京东到家转移,这和上一季度的趋势保持一直,却和去年同期有明显变化——2020年第三季度,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业务收入分别为7.19亿和5.83亿,前者占比更高。
(图片来自达达财报)
但营收的高速增长,无法掩盖持续亏损的事实。数据显示,三季度达达净亏损录得5.427亿。这个数字,同比去年同期的4.340亿增幅明显。
不过客观来说,达达在亏损之余也有一些进步:三季度的亏损额虽然同比明显放大,但环比今年前两个季度还是有很大改善。数据显示,2021财年第一、二季度,达达集团的净亏损额分别录得7.1亿和6.4亿,第一季度净亏损还同比暴涨154.48%。
总体来看,达达三季度的成绩单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概括:高速增长、亏损放大。
去年冲刺美股上市的时候,就有不少分析机构提醒投资者,达达的长期亏损是一个大包袱,将对其后期股价造成很大影响。现在上市已经一年多了,这个大包袱显然还没有解决。
然而,资本市场对于达达这份财报似乎相当买账——周三美股时段,达达集团股价高开高走,最终收涨8.3%,一扫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连跌的颓势。
(图片来自富途牛牛)
面对同比大幅扩大的亏损额,投资者为什么还对达达如此有信心?
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市场或许是在财务数据之外,看到了达达未来更多的增长空间和潜力。
当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小时购”这个新项目。
按照京东的官方说法,小时购是京东即时零售业务面向消费者的统一品牌:
“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小时级乃至分钟级的零售模式,是小时购的最大卖点。”
虽然10月才正式对外公布,但小时购业务在京东内部已经试运行了一段时间。根据京东官方的说法,自试运营以来小时购业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9月销售额较1月增长了150%,为京东、达达三季度营收都作出了不少贡献。
而达达为了小时购业务的顺利运转,也早已做足充分准备。其中就包括在9月份推出即时配送SaaS系统达达智配。
达达智配提供的全渠道订单接入、订单派送管理和运力管理这三大功能,目的都是一致的:提高配送速度和派单效率,改善整体服务水平。
根据达达透露的数据,在推出达达智配之后,达达快送的30分钟送达服务履约率保持在100%,人力成本也降低了15%。
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在小时购的带动下,京东到家的零售交易额和达达快送的配送服务,确实有望迎来双向增长。
数据显示,京东到家三季度GMV达372亿,同比增长74.6%。10月份,京东到家已经接入京东主站流量入口,是京东“小时购”业务的主要承载平台,这对达达未来一个季度的营收绝对会提供很大帮助。
从这个角度讲,股价走高,或许说明资本正是看中达达和京东的进一步融合,为前者带来的预期效益。可以肯定的是,在小时购面世之后,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两个业务板块,都和京东主站更深入地融合在了一起,为达达提供了更多增长空间。
但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小时购带来的增长空间再大、营收增长再快都还不够。毕竟这样根本无法解决造成亏损的头号难题——外包骑手带来的成本压力。
达达要走出去和美团、阿里竞争吗?
毫无疑问,达达的业务一直都和京东绑定在一起。在推出小时购将京东到家的广大商家接入京东主站之后,绑定程度还会进一步加深。但迟迟无法结束亏损,证明光是依赖京东这颗参天大树,是不够的。
其中最大的麻烦就是,在人力支出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光靠承接京东外溢的即时零售订单量,达达的收入很难覆盖巨大的成本压力。
人力支出过高,是困扰所有即时配送平台的顽疾。
在过去几年,达达骑手支付成本就不断增长:2017-2020年,分别支出15.27亿、19.18亿、26.79亿和47.2亿,2020年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至于今年第三季度,达达的经营支出成本为12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0亿。
要知道,这还是在达达4月份进行业务改革,把最后一公里配送费的支付完全剥离给第三方公司之后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在财务上对外包骑手支出进行切割,只是为了把更多权责移交给第三方公司,并不会改善用人成本。
(图片来自达达官网)
随着京东这个大靠山输血速度的放缓,达达面临获客效率下滑、获客成本上升的双重挑战,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
小时购的出现,一度被视为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和美团、阿里全面开战的信号。但目前,在即时零售配送这条赛道上,达达跟美团、阿里旗下的蜂鸟这两大竞争对手相比,差距相当明显。
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达达快送的日均订单量约在220万左右,市占率约为4.3%。对比之下,美团配送和阿里旗下的蜂鸟+点我达日均即时配送订单量分别为2180万和1200万,市占率分别为47.2%和20.7%。
美团和阿里,在即时零售这条赛道上早已杀红了眼。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就相信,后者还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这个机会,对于目前亟需在京东之外寻找更多盈利支撑点的达达来说,同样重要。
首先,在疫情的推动下,传统商场和电商都在加速整合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即时零售配送市场的规模在扩大。
西南证券也在其研报中作出同样的推测:预计未来几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会持续扩张,且必然带来更多的即时配送需求。
而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2021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规模将达到1700亿,同比增长近30%;预计到2025年,即时配送订单量将超过931亿单。
(图片来自西南证券)
其次,美团目前之所以能在即时配送行业占据统治地位,主要得益于外卖配送。但在未来,随着生鲜电商等垂直品类的崛起,即时零售市场的格局也有望被改写。
艾瑞咨询的报告就指出,过去一年水果蔬菜、休闲零食、粮油副食等垂直品类的即时零售消费额全部直线上升。
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深刻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为即时零售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
总的来说,即时零售的未来主要将由外卖、B2C零售、跑腿代卖和电商平台的落地配等多个消费场景共同组成,进入真正的“万物到家”时代。
在行业增长潜力进一步释放的情况下,挤进来的玩家也越来越多。
不久前刚通过港交所聆讯的顺丰同城,就显得野心勃勃。
数据显示,面向B2C新零售市场提供即时配送服务的顺丰同城,目前主要深耕外卖、药品和生鲜等品类,已经和麦当劳、必胜客、喜茶、天虹、瑞幸咖啡、海澜之家等客户达成长期合作。在敲钟上市之后,顺丰同城必将继续发力,务求在即时配送市场分一杯羹。
阿里和达达等追赶者的希望就在于,即时零售场景变得更加丰富之后,即时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争夺战将开辟出更多新战场,为它们提供在外卖之外冲击美团即配王座的机会。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阿里最近大半年一直鼓吹的近场电商。
近场电商撑起未来
在业内,即时配送又有近场物流之称,可见前者和近场电商之间的关联有多么密切。
和传统远场电商相比,近场电商顾名思义,就是为消费者提供短半径零售消费服务,以即时零售为基础的新零售服务。
阿里无疑是近场电商的忠实拥趸,MMC事业群总裁戴珊据悉还在内部信中表示“阿里要致力于成为社区现代化的建设者,服务每家店。”
从物流的角度讲,一旦近场电商实现阿里预期的爆发,即时配送就将成为最主要的受益方,承接源源不断的订单。因此,各大巨头都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阿里MMC事业群商业分析负责人念龟曾分析过,近场电商的本质,就是人与货的链接,并且要达到人、货、场的精确匹配,以达到增效降本、减少损耗的目的。
从这个角度讲,对于近场电商来说,流量、履约率和供应链,是成功的三大要素。
流量是近场电商的基础,决定着订单量的大小,也是提高复购率、留存率的关键;履约率主要和费用率、人力成本有关,在极为讲究时效性的近场电商、即时零售领域,智能化、数字化已经成为提高履约率的关键;至于供应链作用就更明显了,SKU数量、商品价格、毛利的增减,都离不开供应链建设。
(图片来自UNsplash)
流量自不必说,美团、阿里都有自己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能为近场电商提供流量入口。饿了么的流量虽然比不上美团,但面对达达等竞争对手还是优势明显。
目前,这两个大玩家的发力点,就瞄准供应链和履约率两个方向。
阿里在供应链方面动作频繁,希望重构商家和用户的连接桥梁,为自己的近场电商业务打造稳定的上游供给和下游需求产业链。
今年5月份,阿里发布了面向实体零售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SaaS系统翱象。在发布会上,阿里副总裁王曦直言:
“电商模式已经从远场渗透到近场,快消、生鲜等品类正在持续增长,且竞争激烈。以用户为中心,3至5公里半径内的高频即时零售消费,会对传统远场电商形成剧烈冲击。”
阿里这个说法,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是有道理的。
根据亿欧网的预计,O2O线上交易在2021年底将达到3万亿,到家业务的增速最值得期待。
对于阿里来说,推出翱象系统和更早前成立MMC事业群都是一个道理:要整合好海量B端资源,将小区里数以万计的夫妻老婆店纳入自己的数字化系统之中。
而这些B端客户,日后必定会成为蜂鸟、点我达即时配送平台的重要资源。
美团同样把触角伸向了全国600多万家夫妻老婆店。
在不久前的美团闪购数字零售大会上,美团就宣布发起百城万店行动,承诺在未来5年内助力100个品牌在美团闪购突破10亿交易额。
至于以外卖发家的美团,履约率自然不能拖后腿。
一方面,美团不断加强无人配送技术研发,努力压缩配送时间——这一做法和推出智能配送系统的达达不谋而合。
以北京为例。截止今年9月份,美团无人配送车服务已覆盖顺义区20个多小区,累计配送近10万份订单。
此外,除了已经全面投入使用的无人配送车,美团还在积极研发开发无人配送机。截止今年上半年,美团无人配送机已经完成了超20万次飞行测试,完成了超过2500份订单配送。
另一方面,美团也在寻求压低用人成本,缓解骑手送货压力。
无人配送是其中一种辅助形式,除此之外美团也通过SaaS等系统优化商家-骑手-用户的交接流程。
(图片来自美团官网)
对美团来说,现在在即时配送领域还有一个优势:外卖占领超过七成的即时配送市场份额。
即使近场电商真的会颠覆即时配送市场格局,美团现在的江山还是十分稳固,这为其留出了更多准备时间。
坐拥即时配送市场近半壁江山的美团尚且如此进取,达达就更加没有理由懈怠了。
实际上,达达也有在供应链、履约率上努力。
截至目前,达达已经和超过80家连锁商超达成合作,后者也大多进驻京东到家平台。不过在更分散的社区商户资源方面,达达的积累程度当然远不及美团和阿里,还需继续努力。
对于达达来说,机会不是没有,现在关键就看能否把握住下一阶段的发展风口了。
达达创始人兼CEO蒯佳祺在今年早些时候曾说过,达达接下来需要通过技术,在现在的市场扩大优势,扩大用户基数。
从蒯佳祺的发言可以看出,他对达达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认知,也知道达达必须要扩大业务量、争夺更多市场份额,才有扭亏为盈的机会。
现阶段,京东还能继续为达达遮风挡雨。但达达也必须让自己发展壮大,才能迎接未来源源不断的挑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作者:Hernanderz,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净亏损同比激增,达达靠抱京东“大腿”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