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未来城市峰会 | 2021:房地产质变之年

发展二十余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21年裂变出两个对立的“次元”:

一边是第二批公募型不动产信托基金(REITs)启动发售,其中建信中关村产业园REIT网下认购倍数达到56倍,稳健的租金回报让投资者“抢破了头”;

另一边是多家房地产公司发行的财富产品逾期,债权人簇拥在开发商总部大楼要求兑付本息,昔日的“房地产大鳄”不得不散尽家财,勉强地堵上企业的现金流窟窿。

自诞生以来,中国房地产被寄予厚望——银行资产负债表内日积月累的房地产贷款,借理财通道流向房地产私募或信托的居民财富,境内外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房企公司债,房地产上下游供应商不得不接受的商业票据……这些资金形成的多元资本塑造了居高不下的房价神话。但在2021年,随着行业巨头接连陷入风雨飘摇,人们对房价上涨的信仰开始瓦解。

房地产行业并没有走向末路。首批和次批公募REITs都获得了积极的认购,投资者从追求资产价格上涨转而寻求稳定的现金流回报,这意味着整个房地产巨轮的战略方向和经营原则,都要随之转舵。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房地产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过去和未来极有可能以2021年为界。

01 旧格局难以为继

房地产市场仍有固执的多头天真地认为:楼市被打压是暂时的,下一轮刺激已经在路上。事实上,即使没有二手房指导价、“三道红线”、银行房贷集中度管理等自上而下的监管,房地产的旧格局也难以为继了。我们从债务、人口及城市化三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其一,从债务角度看,多家高杠杆房企过去几年一直以高分红回报股东,但实际盈利能力已经基本被债务所透支。

以中国恒大为例,2015年至2020年,上市公司的资本化利息仅在2018年低于税后利润。资本化利息是通过财务处理,将借款的利息支出从成本转计为资产,但这并非意味着利息支出不占用企业的现金流。可以看出,恒大过去多年的高分红建立在高比例的资本化利息基础上,大多数年份公司的盈利能力都不足以覆盖债务成本。

不仅仅是恒大,许多高杠杆房企都存在类似问题,他们的高分红被认为是房地产行业的高光时刻,实际上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早已感染了债务依赖症,部分分红资金甚至都是靠发行债券筹集来的。所有债务都将是对未来的透支,既包括现金流也包括利润。

其二,从人口增长角度看,高房价已经成为制约生育率、加剧人口少子老龄化的“顶头风”。反过来,少子老龄化最终也会反噬高房价。

2007年至2012年,全国范围单纯由房价上涨而减少的出生人口总计约641万,平均每年减少出生人口约107万,约使每年新出生人口降低了6.3%——这是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李江一于2019年发表的研究论文《新家庭经济学理论分析》得出的数字回归模型结论。

历年数据

历史教训表明,高房价会造成少子化,少子化也将反噬“高房价”。“老龄少子化”趋势让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失去了根基: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的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紧缩,直接戳破了房地产泡沫,后续无论日本央行再怎么加大货币宽松甚至刺激,也都无法促使居民信贷及住房需求持续回升(如上图,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但居民债务占GDP比重仍低于1980年代末的峰值)。

其三,从城市发展阶段看,高地价驱动的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也不再符合城市从增量开发到存量运营的转型需要。

从2018年开始,伴随着棚改完成,中国城镇化曲线从陡峭变得平缓,城市人口增长及对应的购房置业需求增长随之放缓。城镇化起步到快速增长阶段,土地出让金支撑土地财政及一次性的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完成了水电煤、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但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完成后,庞大体量的城市运营支出,日复一日考验着公共财政的现金流。这与有限的土地供给、放缓的土地需求及不稳定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形成尖锐的矛盾。

城市的发展好比一座工厂,前期借钱投资,购置了厂房和设备,但还需要有生产线、订单、营业收入才能产生利润,赚到钱从而还本付息,有了信用可以再借钱并投入新的技术研发,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如果赚不到钱而继续借钱扩大厂房、增添设备,也能创造一定的就业、税收和GDP,但这种债务驱动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摆脱债务模型,即意味着城市必须告别对房地产开发的依赖。

02 新世界呼之欲出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1998年起)的年份与中国互联网化(1994年)的年份大致相当。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逐渐露出垄断寡头的本色。房地产行业仍有潜力巨大的改善空间,旧格局难以为继对应着新世界呼之欲出。

我们认为,房地产不应该只提供物理空间。一些大公司启动了转型,比如投资租赁用地开发自持型公寓、分拆物业公司独立运作、商业管理板块单独上市等,但经营模式的转变不足以给城市中的人带来有温度的触感。

有学者认为,城市的温度有三层。一是物理温度,这主要和城市的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等相关,比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及火炉城市、寒地城市、雾都等;二是社会温度,比如城市是开放包容还是闭关自守、城市的贫富分化程度和不同阶层间的流动是否通畅、原居民和新移民的排斥和认同等;三是体验温度,即一座城内大到轨道交通、小到路上的盲道,是否以人为本而建立,这是一座城与城中人最直接的联系。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起源于防御外敌的入侵;现代意义上最近的城市,脱胎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而我们所处的城市,已经失去了曾经的现实意义。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理应成为当代筑城者的奋斗目标。这也是房地产转型的现实意义所在。

从“人口-空间”扩张式路径到“功能-生态”内涵式探索,从宏观城市的规划架构到微观近人的城市体验,先行者已经踏上征途,城市叙事时代大幕开启。面向未来城市,叙事是一种竞争力。掌握叙事能力的前提是以直抵人心为初心,在冰冷的建筑上精耕细作。

2021年12月14日,36氪“未来城市峰会”第四度启幕,我们将分别探索体验型城市、数字新日常、氛围力社区和超级目的地的理想形态,找到打开城市叙事时代大门的“转型之匙”。在这次峰会上:

凝聚了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将首次对外讲述重建背后的故事;

新零售连锁品牌X11将公开解密,打造Z世代朝圣目的地背后的设计思考与体验逻辑;

在商场里开设小剧场的开心麻花,将会深度剖析一座城之于一群人的魔幻现实主义;

在硅谷工作过15年的前阿里巴巴首席科学家,也将首次披露他对万科“万物云”的顶层科技设计……

我们深感时代及行业变革的力量正在崛起,希望通过不断发现和挖掘,让城市叙事时代话事人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

扫码报名

未来城市峰会

扫码报名

关键词: 峰会 未来 城市

推荐DIY文章
盲盒一年赚10亿,为什么资本市场不买泡泡玛特的账?
新茶饮“降价内卷”的尽头,是供应链?
Saleforce增长放缓:SaaS的天花板在哪里?
丰巢:何处安放?
净利断崖式下滑?从IGG 2021财报看出海厂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招聘平台,卷在最冷“春招”
阿里会放弃飞猪吗?
NFT内幕交易猖獗,LVMH老板之子也来插一脚?
程一笑还没让快手彻底“回魂儿”
资本热捧,却遭年轻人疯狂转手,小家电不香了?
互联网会变成传统行业吗?
抖音盯上二手电商:压力来到了闲鱼转转爱回收这边
“i茅台”能拯救茅台吗?
又到旺季,凉透了的小龙虾还能翻身吗?
13家公司累计融资超60亿元,昆虫蛋白缘何成为新风口?
我花50w,成全了瑞幸和星巴克的“博弈”
贵州茅台,“一哥”的隐忧
咖啡格局已变,还能容下瑞幸?
快手选择「不躺平」
英国的B面:包容文化孕育绝佳商业环境与发达的科技
历史抛弃了火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