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互联网,我在恐怖密室当“鬼”

作者|陈文琦

吓人是个技术活。

“有时候最恐怖的不是在某个拐角突然尖叫,而是我把你放在一个没有声音的房间,你也看不见,你害怕吗?”陈柏彤说。他今年23岁,现在是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一家恐怖密室的NPC(非玩家角色)。他有事没事就会琢磨该怎么吓人。

高碑店位于北京东五环,长安街东延长线上,通惠河畔,往北一点有朝阳大悦城,往东一点是中国传媒大学。这里曾经是中小影视公司的天堂,现在被无数剧本杀、密室逃脱店占领。

大众点评搜索高碑店区域的密室有50+结果

相比这个业态刚兴起的时候,无论是剧本杀还是密室逃脱,体验都在向着“沉浸式”升级,而最令人上瘾的体验,是恐怖。“恐怖”二字成为密室店主们的金字招牌。丧尸爆发、怨灵复仇、精神分裂成为恐怖密室里最常出现的元素。高质量的密室主题不止惊吓,同时配备完整的故事主线,把玩家真正带入戏。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密室中,玩家摸索着走过狭长的走廊,灯光忽明忽暗,“鬼”可能会闪现在眼前朝你怒吼,后面或许还有拿着电锯的NPC疯狂追逐。在这样的精神压力下,玩家还要弄清地形,完成任务,找到出口。

美国恐怖小说家洛夫克拉夫特曾经写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一群年轻人,正在花钱买恐惧。这是一种带有社交属性的娱乐方式,也是通过强刺激有效转移现实压力与焦虑的途径。

他们乐此不疲地组团刷密室,在密闭幽暗的空间中,或尖声惊叫吓得抱成一团,或波澜不惊地找线索解谜,或“调戏”NPC。由此,密室圈还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黑话。

“奶”是胆子特别小的玩家,还细分为爱叫的“尖叫奶”、有勇气的“倔强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毒奶”。还有“坦克”,胆子大的玩家,”法师”,负责解谜的人。当你跟恐怖密室工作人员说“加麻加辣”,意思是,“我要更多的惊吓!”

在玩家享受惊吓的同时,背后是一群绞尽脑汁制造恐怖的人——NPC。在玩家极致的恐怖密室体验背后,是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编排、演绎。演员们需要熟悉路线,背诵剧本,随机应对面对不同的玩家,听场控(在场外看监控,实时控制游戏节奏的工作人员)指挥推进剧情走向。

卸妆后,这些以“吓人”为职业的NPC们回归了自我。他们当中有人曾捧着银行的金饭碗,有人曾是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出于不同的理由选择了这个不太寻常的职业。这份“吓人”的工作真的有趣吗?NPC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修养”?

以下是三位密室NPC的讲述:

充满乐趣的工作

陈柏彤,23岁,入行3年

我大学专业是体育,但是这行太累了。毕业之前我就因为喜欢玩密室,就想着试试看看,没想到一下子就那么长时间了,一路也挺开心。

我记得我第一次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吸血鬼伯爵,玩家们来到我的城堡,我需要跟他们互动,引导他们做选择,这会影响剧情走向。说实话,第一次还有点紧张。我们密室的故事会有剧本和一些固定的台词,但是还会有很多即兴的环节,我需要根据玩家的提问流畅地接话,而且把自己融入角色的形象和性格。

求职其实没多难。有些角色对外形有一定要求,长相、身高、标准的普通话。但是更重要的是个人学习能力。在试用期,密室会给你一些剧本去排练,看你的能不能胜任这个角色。来到这个密室是通过之前的老板介绍。

刚开始一个密室的新角色,我们需要排练。首先是熟悉地形,因为你们在进去玩的时候是纯黑的,我们也一样看不见路。我演村长这个角色(一个在善良和疯狂之间切换的人),很好演,因为没有太多的台词,知道大概表达的意思就行。然后大家要商讨排练很多,比如一场需要多少个NPC,角色怎么分工,场控该怎么做,灯光和走位怎么设置等等。场控是半个导演,控制时间和进度,通过对讲机跟NPC说话。

场控室是控制一场游戏进度的关键

有很多“鬼点”,并不是说我需要碰你,我需要去尖叫才可怕,我们不是为了吓人而吓人,而是营造一个整体的氛围。 不同玩家反应太不一样了,所以每一场都不一样,这也是这份工作令人开心和新奇的原因之一。

前段时间,一个女孩特别害怕,吓得跪下大哭,又想继续玩,我就用我善良的角色去安慰她,扶她起来。有些玩家会因为害怕一直爬着走,有些人的反应是原地尖叫,有些人会乱跑,冲着反方向就跑过来了。有些玩家他就是不害怕,跟你硬刚,其实就没啥成就感。

工作时间上面,我们属于比较灵活的,取决于场次,无场次的时候就休息,像周末如果排满了,要从下午1点到凌晨2点。但是 身累心不累吧,还是很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通过吓人,满足表演欲望,而且没有那么死板,每场都遇到不一样的玩家。

我也想着以后有机会了或许自己开个店。现在密室这种娱乐方式已经进入主流了,那么多密室,吸引力还是取决于你家有没有新奇的东西可以带来客流。

“吓到人会有成就感”

王羽,24岁,入行1年不到

毕业之后做了程序员,干了几年就觉得不好玩了。中间也是遇到一件事,公司的网站被黑客攻击,然后解决地不顺利,我就有点没信心,公司又有些人员变动。

于是就决定去旅游,大概旅游了一年多。全国各地跑了很多地方,自己喜欢玩密室,也在那个时候到处刷。然后就想着,既然爱玩,不如自己去做做看。

我就在招聘软件上投简历,想着就先了解了解。结果跟老板特别聊得来,当时场地在装修,我们去了楼上一家奶茶店,结果聊了两个多小时。本来接下来还有第二场面试,一个运维工程师的岗,我就直接推了。就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干这行。

第一次做NPC是在一个温馨主题的密室,我演了一个爸爸的角色。这样的密室偏演绎为主,就是每过一个阶段就会有剧情演绎,玩家可以看戏。后来因为认识现在这家的老板,装修的时候就过来帮忙了。

相比之前的角色,这个的演绎部分少一些,追逐、吓人的部分更多。市场上来说,恐怖主题在前期比较好打市场,演绎类的后期靠口碑传播。我自己的工作体验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刚入行的时候遇见一些尴尬事件,自己会生气,比如玩家不配合,但是后来心态就磨平了,因为见多了,就没有什么难处理的事情。我自己当玩家的时候,就没被吓到过,碰见队友跑不动了,我会直接扛起来背着他跑。

我想 很多消费者喜欢玩跟我当时的心态可能类似,现实生活太乏味,想体验一下跟现实生活不一样的东西。乡村是怎么样的?古代是什么样的?江湖是什么样的?踏进一个店的时候,心态就会变化,刚开始进去玩可能会有点迷糊,“我在干嘛”,然后会被引导入戏。

有些人可能是为了社交,朋友都喜欢玩,就跟着一起。之前有个玩家来这里4刷的,有一些有不同故事支线的密室,几百刷的玩家都有,就为了玩到某个想要的结局。

其实这份工作最大的乐趣还是吓人, 吓到人会有成就感,吓到人以后会在黑暗里跳个舞。而且生活和工作可以完全分开,下班就是下班。其实比起以前,薪资条件还是会差很多,不过不太在乎,毕竟人活就那么些年,总得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整体密室这个行业还是在往好的地方去,体验越来越好,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顾客的确有流失,但不是因为他们不想玩,而是玩不了。我自己一边还在做软件方面的事情,要是这行玩腻了,之后也想自己创业做点东西,可能会做游戏。

监控下的密室 图源:大众点评用户

专逮胆小的人吓

李黎,23岁,入行1年

在入密室这行之前,我在银行上过一段时间班,觉得没什么意思,大家各忙各的,氛围很郁闷,整个人都变木讷了。其实我是学计算机的,但是疫情期间找工作不是很顺利,实习的薪水也不高,就换了工作。

我很喜欢玩密室,但是北京的密室其实消费挺高的,一场都要三四百,想着不如我就从事这个,又能挣钱,算是两全其美。说起来小时候看明星,也有过当演员的梦。

去年年底在网上投了简历,就去一家北京比较有名的密室应聘,确实有点像试镜,给了我一个剧本里的一小段,是个善良女鬼的角色。NPC多多少少还是涉及一些演技、爆发力。

以前没干过这行,心里没底,一开始的时候进了密室就手凉,害怕出错,演错情节,走错位置。挺幸运的是当时密室的主管是科班出身,也当我们的培训师,教我挺多。

Boss直聘上招聘NPC的情况

有些老玩家会告诉新玩家说“千万别害怕”,因为NPC会逮住胆小的人吓,哈哈,这是真的。你一看到他特别害怕,你就会很兴奋地让他更害怕。我们有设计好的鬼点,也会即兴给些惊喜。

不过在黑暗中,得去保护好玩家和自己,尽量避免肢体接触。之前有一次,我从窗户出来给“贴面杀”,结果玩家猛地合上窗户,我头上破皮流血肿了一块。周末满场的时候,有过多嘶吼,嗓子也疼。我们还是想穿透剧情去吓人。

很多玩家来玩,是想逃离现实生活,来放松身心。所以我们在一开场就会说,“这是一个发泄的游戏”,希望来的人可以把生活中那些不开心都发泄出来。你不能在外面放肆大叫,但是在这里可以。有一次我特别伤心,就去玩过山车,我特别害怕那种失重感,当时那种伤心已经压过了我的恐惧。我想大概是类似的。

我还没跟父母说过在做这个,他们可能不太能理解这个工作内容,他们期望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朝九晚五,有双休日。但是我现在确实挺好的,工资稳定。

你看招聘软件上写,都会有年龄要求,18~25岁之类的,所以也想着之后要做什么。反正还年轻,想着有时间有精力了去横店看看。或者攒了钱去二三线城市开一个密室或者剧本杀店。

结语

密室是一场造梦的游戏。每个人拿到剧本,穿上服装,解锁空间,短暂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场景布置、剧本打磨、演员演绎都让这场梦越来越真实。他们走出密室,现实生活继续,刚才的尖叫带着所有负面情绪留在那个空间里。有些人或许会再回来。而NPC们就是造梦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深响”(ID:deep-echo),作者:陈文琦,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互联网 我在 密室

推荐DIY文章
盲盒一年赚10亿,为什么资本市场不买泡泡玛特的账?
新茶饮“降价内卷”的尽头,是供应链?
Saleforce增长放缓:SaaS的天花板在哪里?
丰巢:何处安放?
净利断崖式下滑?从IGG 2021财报看出海厂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招聘平台,卷在最冷“春招”
阿里会放弃飞猪吗?
NFT内幕交易猖獗,LVMH老板之子也来插一脚?
程一笑还没让快手彻底“回魂儿”
资本热捧,却遭年轻人疯狂转手,小家电不香了?
互联网会变成传统行业吗?
抖音盯上二手电商:压力来到了闲鱼转转爱回收这边
“i茅台”能拯救茅台吗?
又到旺季,凉透了的小龙虾还能翻身吗?
13家公司累计融资超60亿元,昆虫蛋白缘何成为新风口?
我花50w,成全了瑞幸和星巴克的“博弈”
贵州茅台,“一哥”的隐忧
咖啡格局已变,还能容下瑞幸?
快手选择「不躺平」
英国的B面:包容文化孕育绝佳商业环境与发达的科技
历史抛弃了火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