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上市首日破发,拿什么拯救微博?

微博在港股市场上栽了一个大跟头。

近日,微博正式登陆港交所,最终发行价定为每股272.8港元,预计筹资13.83亿港元。但微博开盘首日破发,报253.2港元/股,跌超6%,截至12月13号收盘,微博港股股价报243.2港元,距离其发行价272.80港元已跌超10%。

微博回归遇冷并不是偶然,作为中国曾经最大的公共讨论空间,微博在舆论场中占据重要位置,但随着微博自身“失血”严重、市场竞争的变化以及今年的粉丝专项治理,让这个曾叱咤一时的社交媒体平台显现颓势。

内忧外患下,微博亟需寻找救命解药,挽救摇摇欲坠的局面。

01近三年净利连续下降、微博“危矣”

作为曾经国内第一社交平台,微博在美股股价却长期低迷。

自2014年微博在纳斯达克上市至今,市值从2018年初的324亿美元高点,降至如今的72.51亿美元,较高点时跌超三分之二。

股价的颓势很大程度上与微博低迷的业绩有关,近些年微博的发展不算理想,其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根据招股书显示,微博2018年-2020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呈现出下降趋势,分别为5.72亿美元、4.95亿美元、3.13亿美元。

与此同时,微博也存在着营收业务单一的隐患,微博的营收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广告及营销,另一块是增值服务,其中,广告收入是微博的主要收入来源,常年占据微博营收的八成以上。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微博广告及营销收入分别为15亿美元、15.3亿美元、14.86亿美元,分别占总营收的87.2%、86.6%、87.9%。2021年上半年广告及营销收入8.9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6.4%。

而更棘手的是,微博高度依赖的广告业务也面临危机。2018年至2020年,微博广告主数量连年下滑,分别为290万、240万和160万。2021年前三季度广告主数量为80万,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0万,跌幅为43%。

广告主相继流失,对于微博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对于下降的原因,微博在招股书中提到,主要是因为中小型企业客户以及个体客户流失。

在宏观大环境下看,今年以来整体广告行业都不景气。受在线教育、金融保险、文娱游戏行业广告投放量锐减的影响,包括微博在内的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广告收入增速下降,再加上营收单一隐患如影随形,微博股价下跌也是预料之中。

02在监管和博弈中,微博“萎靡”

内部“失血”的同时,微博还在外部竞争中失利。

今年以来,抖音、快手、B站、知乎等平台在舆论场中也开始扮演“放大器”的角色,在公共讨论空间中占得一席之地,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稀缺性被打破。

而这些“后来者”崛起后,不仅抢占了微博的用户时长,还开始逐渐蚕食微博的广告主。

2021年上半年,根据QuestMobile数据的统计,在媒介行业广告收入占比里,短视频占比最高,达到42.6%,其中抖音以30.2%位列第一,微博社交占比下滑到1.7%。

凭借着庞大用户量以及更加精准的推流机制,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社交社区产品丰富了变现方式,提升了变现效率,进一步分流了微博的广告份额。

在行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下,“抖快”们攻城略地占山为王,逐步击垮微博的护城河,相比之下,微博的回击力度却显得不够。

早在2013年,微博就开始不断拓展业务边界,曾踏准了网红经济、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等多个风口,推出过秒拍、小咖秀、爱动小视频、河豚小视频、一直播等多款直播和短视频产品,但都没有掀起多大水花,反而在不自觉中变得臃肿无比。

屋漏偏逢连夜雨,微博“第一社交媒体地位”岌岌可危的同时,还遭到了监管重拳。

由于“饭圈文化”走向畸形,网信办加强“饭圈”管制,针对互联网上“饭圈”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微博成为“众矢之的”。

为了“去娱乐化”,微博不仅下线了“明星势力榜”,取消了超话社区里的明星榜与CP榜,报告显示,2021上半年,热搜社会热点和垂直热点占比大幅提升,娱乐热点占比从34%下降到26%。

“去娱乐化”持续加码后,流量明星也逐步转向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在严打饭圈的政策下,微博的日用户活跃度、增值服务收入以及核心用户使用时长都受影响。

03拿什么拯救微博?

在知乎问答“新浪微博是如何一步步衰退的?”的问题下,有1931个用户给出了回答,用户不满微博的点主要集中于热搜版全是明星绯闻、广告漫天影响用户体验、僵尸号要求互粉、内容不够垂直无节制扩张、在微博中被灰色产业欺骗等。

由于公共广场的属性、庞大的用户基数,微博在社区治理上的难度颇大,同时,微博也在加速商业化的途中损害了原本的社区调性。

但不可否认,微博仍然是国内活跃度数一数二的社交媒体。根据微博最新财报,截至2021年9月,微博的月活用户达到5.73亿,平均日活跃用户为2.48亿。同期的B站月活用户为2.67亿,小红书的月活用户为1.6亿,知乎的月活用户为1亿左右。

而且,微博有75%的月活跃用户是Z世代。根据微博方面披露,截至2021年三季度,微博活跃用户中15-24岁的用户占比40%,25-30岁用户占比30%。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对微博来说也适用,所谓“不破不立”,微博想要重现辉煌,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1)赶上“泛知识”浪潮。“去娱乐化”虽然在短期内影响了微博的发展,但中长期来看,却是利大于弊。

目前,用户的兴趣点正在从“猎奇”转变为“干货”,“泛知识”内容获得了更多的想象力,今年以来,B站、快手、头条系、百度系和知乎都已入局“泛知识”短视频领域。

微博也应当增强知识化内容的比例,激活创作者生态,追逐“泛知识”视频的流量红利,在泛知识赛道上寻求增量。

(2)加深广告业务护城河。微博的广告主不断流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微博广告业务护城河不够深。

微博的广告主要是品牌广告(KA广告),以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直接目的,比较适合头部品牌广告主。但对广大中小企业广告主来说,相比于品牌效益,它们更倾向于投放效果广告,强调是变现率。

微博应该丰富效果广告(SME)的投放方式,给中小广告主提供更多广告选择,并通过提高算法优势,来提升广告变现效率,缩小与抖快的差距。

(3)拓展变现渠道。首先是加强对于直播、短视频的投入,但是不要盲目地发展,而是要在微博擅长的“明星和娱乐”板块之上,撬动直播、短视频,解锁财富密码。

其次,是向上拓展微博增值服务的潜力。微博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VIP会员、直播、游戏相关服务、其他增值服务。近三财年,微博的增值服务基本维持在12%~13%左右,这也从侧面说明,微博 用户的粘性较强。

在知识付费的趋势下,增值服务享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微博应当在巩固自身的社交护城河的同时,探索增值服务的新形式。

此次二次上市,微博资金用途说明中提到,将有45%的资金用于持续扩大用户群及提升用户参与度,以及改善微博的内容生态系统;约25%用于研发以提升微博的用户体验及变现能力;约20%用于有选择性地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和收购,以及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商业营销没完没了、用户体验下降、社区氛围备受诟病,微博该深度思考自己的下一步。港股上市是一个新的开始,只有敢于“剜肉医疮”,微博才能讲出新故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博弈”(ID:newgametheory),作者:新博弈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首日 拿什么

推荐DIY文章
盲盒一年赚10亿,为什么资本市场不买泡泡玛特的账?
新茶饮“降价内卷”的尽头,是供应链?
Saleforce增长放缓:SaaS的天花板在哪里?
丰巢:何处安放?
净利断崖式下滑?从IGG 2021财报看出海厂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招聘平台,卷在最冷“春招”
阿里会放弃飞猪吗?
NFT内幕交易猖獗,LVMH老板之子也来插一脚?
程一笑还没让快手彻底“回魂儿”
资本热捧,却遭年轻人疯狂转手,小家电不香了?
互联网会变成传统行业吗?
抖音盯上二手电商:压力来到了闲鱼转转爱回收这边
“i茅台”能拯救茅台吗?
又到旺季,凉透了的小龙虾还能翻身吗?
13家公司累计融资超60亿元,昆虫蛋白缘何成为新风口?
我花50w,成全了瑞幸和星巴克的“博弈”
贵州茅台,“一哥”的隐忧
咖啡格局已变,还能容下瑞幸?
快手选择「不躺平」
英国的B面:包容文化孕育绝佳商业环境与发达的科技
历史抛弃了火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