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投资者都会把光伏当作一片希望的田野,但却往往忽视走向这片田野的难度;
多数投资者都会把硅片、电池的转化效率作为关键的考量因素,但却往往忽视技术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
多数投资者都会看到政策的坚定信念,但却往往忽视国家层面也不会完全不计代价进行无底线的投入。
在一片看好的期待与狂热的呐喊中,2021年的光伏装机不达预期。
光伏ETF表现(2021年月至今)
2020年12月,国家高层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被认为是光伏行业新一轮爆发式成长的起点。投资者们开始用全国发电总量去乘以某一个百分比,得到的数字去衡量现阶段市场上光伏企业的利润,然后进而得到一个夸张的市值、夸张的市盈率。
但是到了一年之后,2021年的12月15日,在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由于指标下发滞后、产品价格上涨等原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1年装机预测下调至45-55GW。这一数据较此前下调了10 GW。
硅料涨价、硅片涨价、组件涨价,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博弈,大佬们集中起来向监管层喊话,光伏产业以这样一种乱糟糟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碳中和元年”,各个环节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每个企业都试图在碳中和的热潮中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最终的结果,是整个行业的都必须面对增长不达预期的局面。就像蜂拥而至的人们挤在了一个窄门上动弹不得,每个人都在尴尬。
如此幅度的产业链的全面降价,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的光伏价格战和洗牌即将打响。
11月30日,光伏巨头隆基股份(SH:601012)下调单晶硅片官方报价,降幅达7.16%-9.75%,打响了光伏降价的第一枪。
12月2日,同为硅片龙头的中环股份(SZ:002129)跟进降价;时隔半月后的12月16日,隆基股份硅片价格再次全线下降,降幅超5%。
作为硅片领域的双寡头,隆基和中环的市占率约为60%,因此有着风向标的意义。
在其降价带动下,进入12月后,组件价格已全部低于2元/W。硅料价格亦出现松动,12月15日的数据显示,当周国内单晶复投料和致密料价格分别周环比下跌4.2%和4.23%。
如此幅度的产业链的全面降价,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的光伏价格战和洗牌即将打响。
在近日的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直言,光伏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平衡,最新表现为,今年以来产业链不同环节盈利差异很大。高盈利环节大量社会资本涌入,未来几年将释放大量新产能,再度导致供过于求。
当前的局面暗含了一种光伏行业的周期性规律,即“市场火热—扩张产能—产能过剩—价格战—重新洗牌。”由于行业壁垒不算高,每当行业存在较大利润空间和机遇时,就会有新玩家涌入,老玩家也大幅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熟悉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史的投资者对这种规律比较熟悉,我国的光伏行业也是在这种不断的技术迭代、剧烈竞争和价格战中成长起来的。
本轮硅片降价,正如巨潮在《中环股份,红利期有点短》一文中所指,为了狙击上机、京运通等新玩家入场的速度,隆基和中环率先挑起了价格战。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高景太阳能等二线玩家,已建及拟建的硅片产能就超过187GW,预计投资总规模至少超过460亿元。在此背景下,明年硅片环节产能过剩或不可避免。
尤其是在硅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硅料双雄中环和隆基都通过签订长协的方式锁定硅料订单,而新加入的硅片玩家在光伏红利的诱导下,每月抢购零售硅料,推高了硅料的现货价格,也推高了“锁量不锁价”的硅料长单价格,最终抬高了整条产业链的成本,拉低了装机量。
隆基和中环此时掀起价格战则可以一方面拉低硅片环节利润率,减缓新玩家扩张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硅片环节对上游硅料的需求,推动上游硅料降价。
在其降价背后,是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玩家们之间的激烈博弈。
随着硅片、硅料降价,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也会重新改写。
今年光伏行业“不平衡”的格局中,最为景气的环节是硅料和硅片,最为受伤的则是电池片和组件。
细究其原因,硅料的扩产速度慢,跟不上光伏装机量不断扩张的需求,而硅片的外供一直由隆基和中环把控,掌握着定价权,使得光伏行业呈现“水桶腰”的格局。
但隆基和中环的带头降价打破了这一格局;明年随着硅料产能的释放,硅料价格会回归到正常水平。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也会重新改写。
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组件环节将成为硅片降价的主要受益者,光伏组件龙头晶澳科技(SZ:002459)、天合光能(SH:688599)、东方日升(SZ:300118)等也因此迎来一波儿强势的上涨,目前主流组件厂的市盈率已经在50倍以上。
但经过市场博弈后,投资者很快发现,组件环节也跟随硅片进行降价,下游的绿电行业因此有望成为最大的赢家。资本市场追捧的焦点也因此转向了下游的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
不过目前市场对于终端组件价格究竟将博弈到何种地步,仍然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近来组件价格已经降到1.9元、1.8元的位置,可以支持6-8%的下游电站端投资收益率,每瓦1.85元左右的价格已经可以刺激大量前期暂停的需求启动。
但也有观点认为,在组件下跌趋势中,下游电站“买涨不买跌”,或许要等到等到组件价格跌透,跌到1.4元左右的水平,终端需求才会大量反弹。组件厂商和下游电站之间将存在一场激烈的博弈。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产业链整体降价的趋势下,明年的光伏装机量将会整体向好。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2022年装机在国内巨大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可能增至75GW以上,年同比增速在50%以上,并有望超出预期。
与之形成对比的,可能是产业链生产企业的境遇。以硅片环节为例,虽然隆基和中环都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能够发起价格战,但在目前硅片高达10%的价格降幅之下,利润的受损不可避免,现有的库存也存在跌价损失。
二线、三线的硅片厂商面临的境遇可能更糟糕。当下10%的硅片价格降幅可能会将其净利率归零,以及难以招架下一波儿的硅片降价,并最终迎来“哀鸿遍野”、“行业洗牌”的局面。
可以预见,经过激烈洗牌之后,光伏行业又将重回巨头时代。不过,这个过程中注定是漫长且残酷的。
在政策层面,中国对于光伏行业的鼓励与支持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国内已经陆续推出了100多项产业扶持政策。2021年上半年,几乎每周都有不同层面的利好政策出现。
从无锡尚德时代开始,国家层面就开始将光伏视为未来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各地方政府也大举助力各类光伏企业发展。但如前文所述,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整个行业仍然囿于博弈之中,几大问题都无法顺畅实现突破。
首先就是产业链之间的各个环节难以协同。
光伏组件由电池片、钢化玻璃、EVA薄膜、铝合金边框、接线盒、逆变器等大量部件组成。由于规模优势的存在,导致企业必须进行高度细分的分工,各司其职进行工业化大生产,才能够以最低成本最终组装成为组件,被光伏电站所接受。
这是一种类似于汽车制造的、多个行业高度协同合作的商业模式,有赖于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在2021年的行业发展中,玻璃一度成为限制环节,后期硅料又成为最难以攻破的产能瓶颈。
当这些细分的领域都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供给弹性最低的硅料成了硅片企业绕不开的难题,并最终演化成全行业都必须面对的梦魇——一系列出于自保目的的涨价,最终缩减了终端对组件的接受度。
另外,是整个行业的过度竞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以硅片和逆变器为代表的,光伏各个细分行业都是非常典型的制造业,进入门槛不高,相互之间的产品几乎没有差异化。企业之间几乎完全靠规模优势、生产过程的经验累积来进行成本的比拼。最终导致当行业繁荣时,大量外行前来夺食,例如本轮扩张期已经有大量上市公司冲了进来,包括做逆变器的上能电气、做硅片的上机数控等等。
以及,巨量海外业务的存在,让整个行业始终处于产能过剩的边缘状态。
翻看隆基、天合光能等组件业务为主企业的业务数据,可以发现这些企业都有数量非常巨大的海外营收,例如天合光能2021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中,有高达62.94%的境外收入,隆基股份2021年上半年海外业务占比49.18%等等。
这些海外业务占用中国的产能,在中国形成污染排放,最终以成品的形式建设欧洲和美国光伏市场。出于发展考虑,这种现状是可以接受的。
但问题是,当全球范围内都开始追求低碳绿色能源,光伏很有可能将成为各国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考虑。在极端情况下,部分欧美国家即便没有成本优势,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也必须设置一部分产能,用以置换从中国进口而来光伏组件。
如果有一天,出口产能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降低,那么势必会造成这些光伏产品回流国内市场,造成国内各类配件、组件产品的过剩。这将是所有投资者都不愿看到的情况。
这条纠结的产业链,在可以预见的较长时间里仍将纠结下去。只有充分的产能过剩,才能彻底压低组件价格,进而扩大装机量。但问题是,低到尘埃里的盈利能力,恐怕并不是光伏大佬们和投资者们所期待的。
在行业的一片涨价声中,光伏大佬们的身价不断创出新高。
包括通威刘汉元、隆基李振国、福斯特林建华、阳光电源曹仁贤在内的一众大佬,经过2021年政策鼓励、市场规模扩大、市值大涨之后,身价财富的增长以千亿计。
但另外一方面,国家层面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为这些大佬的产业进行补贴;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光伏电站电厂,必须以更高的价格去采购组件产品;国有的电网机构必须以更高的难度消纳电力,不断抬高整个电网体系的运营成本。
这种全民所有制买单、私有化的产业链条暴富的模式,是否真的是碳中和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是否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这将是横在整条产业链头上另一个难以回避的尖锐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巨潮商业评论”(ID:tide-biz),作者:程度,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