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针疫苗接种开始,你需要了解它的必经之路。
19世纪末,美西战争期间,菲律宾爆发了大规模的天花。菲律宾当地的疫苗从美国海运而来,运输过程中缺乏温度控制,导致了分发疫苗的失效。
马尼拉当地也有充足的疫苗库存。但缺乏制冰设备,也导致分散在菲律宾各个省区的村民和美国军人,只能在痘疮出血和全身脓肿中死去。
传染性病毒与人类同在。所幸人类所持的防御武器也在更新换代。比如医药冷链。
去年9月开始,各地陆续启动了新冠疫苗的第三针接种。中国医药冷链又开始进入新一季的繁忙期。
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进步、制冷工艺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对病毒和药物活性研究的日益精进,医药冷链已经成为我们在面对日常疾病和突发疫情时的保护伞。
截至2021年10月17日,中国对其他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5亿剂疫苗,超过全球其他国家对外援助疫苗数量的总和。
图源:新华社
医药冷链系统的成型,使得人类个体之间形成了跨越空间、种族、自然环境的健康共同体。
今天,我们用十个问题,一探医药冷链,以及中国医药冷链的基本面貌。
医药冷链里,运输的物品主要有药品、疫苗、血制品以及生物样本。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在中国医药冷链的细分产品中,IVD(体外诊断试剂)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比达22%;其次是医疗器械(IVD除外)和疫苗,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4%和13%。
随着中国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相关产品的质量和物流要求越来越严格,医药冷链物流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图源:搜狐
《中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研究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医药冷链市场销售额达3903.4亿元,同比增长14.97%。
医药冷链和食品冷链都属于冷链行业的分支。但两者在运输的要求、成本、规模上有着很大不同。
简单来说,同样是温度控制得不精确,雪糕化了一部分没有太大问题——顶多是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吃到了形状诡异的冰棍的小孩而已。
小时候中奖率最高的雪糕——娃娃雪糕图源:网络
而如果运输的是疫苗,温度过高或过低将导致,疫苗很可能会失效。
医药物流的严苛要求也决定了运输设备的高昂。疫苗运输需要的冷藏车,一台费用一般为50万元左右。而运送雪糕需要的冷藏车售价在4万元左右。
同时,除去新冠疫苗这类高需求的传染病疫苗,一般疫苗市场的特点是:需求面广但使用剂量少。
所以,医药公司运输药品一般呈现小批量、多批次特点,与雪糕大批量运输、具有规模优势的特点不同。
总的来说,医药冷链跟食品冷链相比:监管严格,门槛高,前期投入大。
并不是——医药冷链要保证的不是冷,而是恒温。一些医药用品,不仅怕光、怕热,还怕冻。
只有一部分医药制品需要极低温的保存环境。比如mRNA新冠疫苗,就需要零下70℃的运输环境。
制图:立方知造局
大多数疫苗需要冷藏保存的温度在2-8℃之间,也就是一般家用冰箱的冷藏保鲜温度。
但如果温度过高,高温敏感的药物会变得无效,甚至会产生毒性;如果温度过低,低温敏感的药物则会因为结冻失去治疗作用。
长时间维持物品恒温,普通冰箱难以达到,这也是医药冷链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医药冷链领域,温度检测系统至关重要——
医药运输的冷藏车、冷藏箱包、冰箱,必须要有温度监控设备,并且具备一定的控制功能,才能实现对温度异常的及时响应。
同时,运输人员必须要了解药物的特性。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运输过程中突发情况比较多。比如说,因为天气原因,药物送达延期,这就需要运输人员对温度做出调整。对同一药物来说,要保存一个星期和保存三天,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上游:主要指生产医药冷链设备的企业,包括冰箱,冷藏车,疫苗运输车等;以及提供冷藏服务的公司,包括冷库企业,冷藏中心。
中游:主要指参与药物运输和仓储的公司。这些公司为供应链提供服务,包括信息系统与平台,冷藏运输,冷库仓储运营,末端配送。
一般人比较熟悉的是其中的物流公司,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国药物流、华润医药物流、上药物流和九州通物流等拥有大型医药企业背景的医药物流企业,其优势在于集中规模经营,监测管理做得好。
第二类是以上海生生物流为代表的主营业务为医药冷链的企业。优点在于专业度高,弱在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类是以顺丰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企业可以为经费有限的中小型药品批发企业提供实惠的运输服务。
下游:主要指药物的最终应用对象。其中包括药品流通企业、医院、药房等。
数据来源:企查查 制图:立方知造局
有相似感觉的不止你一个。
2017年初,顺丰上市,为旗下的医药流通业务做足吆喝。那天,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在工作日记里写了一句话:“这是我们做医药人的耻辱。”
胡季强可能跟你想得一样:“配送生鲜”的与药企抢生意,这件事多少让后者有点难以接受。
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图源:新华网)
事实上,顺丰的医药物流版块是独立的、有优势的,且弥补了药企物流的短板。
2014年,顺丰单独成立了医药物流事业部,两年后正式成立了“冷运事业部”,分离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资源。所以,顺丰的医药冷链,和冷鲜派送以及普通商品快递服务,分属不同的系统。
顺丰的加入,补全了药品安全运输的地图:
以往,药企物流只能覆盖到药品从药厂到分销商之间的路径。大部分药品批发企业没有坚厚的经济实力专雇物流团队,覆盖范围有限。药物运输目的地一般集中在省会城市。
顺丰承担了分销商与用户间的药物配送,能覆盖全国75%以上重点地区。靠着多年积累的仓配网络,顺丰在西南、华南、华东和华北四大区域建立了医药物流子公司。
知名跨国药企没有选择其他专业的医药配送,而选择了传统快递公司。这说明,第三方物流参与中国医疗冷链市场竞争,是未来的趋势。
自从国务院取消了第三方药品物流业的行政审批,国内的医药冷链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转变方向:从物流层层转包到一条龙服务,供应链结构从卷心菜式到扁平式。
如果我们把医药冷链上的药物看作是总统,那么医药冷链设施设备就是防弹车,最低程度地维持环境的安全;而运输物流是司机和车上的保镖,保障行路稳定、解决突发状况。
可见,冷链设施和设备的关键在于稳定。比如说,医药冷库必须配置两套制冷系统,一备一用,同时需要配置温湿度监控报警器,对于保存过程中的环境变化随时警戒。
冷链物流的关键,更多在于确保交接过程的闭环。运输过程中,冷藏车采用主动制冷的方式,保持药物恒温。交付时从冷藏车取出到收货点间的控温由冷包完成,保证从装运出库、在途运输、终端交付全过程的冷链闭环。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由于国药物流通总量大,细致、全面的人工温度检查势必会降低通关和交接效率,提升企业成本,且现今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还未全部打通,要做到闭环还需要一定时间。
医药冷链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三方医学检验(ICL)的流行。
据国元证券预测,中国ICL在2023年的市场空间将达到5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
生物样本的运送工作,因为ICL的四方开花,变得更加忙碌。由于国内ICL行业竞争趋势愈发激烈,不少公司都选择将自建医药冷链系统作为自己的护城河,确立自己的领先优势。
另一项推动医药冷链安全性的技术,是物联网。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物联网系统能够针对任何一个箱体的位置、温度、电量,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并且能够对整个运行数据进行强制记录,保存到相应的服务器。
如此,厂家、物流配送机构、监管部门都能及时掌握药品运送情况,整个过程变得更透明,还能节省运输中进行手动监测的人力成本;即使某个环节出问题了,也能做到有证可循,实时预警。
先来看一组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
每年,由于运输不当,有25%疫苗到达目的地时无法使用。制药公司有近30%报废销售额可归因于物流问题,20%温度敏感型保健品在运输过程中因冷链断裂而损坏。
医药冷链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你、企业和社会都有危害。在确定了这一点后,我们再来说说未来的一种B2C发展趋势,这可能和你关系更近。
未来中国的诊疗形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出现由药厂、医院直接对接患者的新模式。
参考美国CVS药店模式,患者可以通过药店的线上诊断系统完成远程诊断,拿到处方,直接买药回家。
未来我们去看病或者诊断,未必都发生在医院里,可以在家里、药店完成。在那时,医药冷链很有可能会成为联通患者和药企、大型专业医学机构的桥梁。
这样的场景已经在中国萌生。
2020年5月,京东冷链的医药冷链服务与海王星辰达成合作,患者在医院获得处方后可以直接在网上购药。京东冷链采用GSP标准的冷链设备,在下单24小时内送药上门,并保证全程温度可视可控。
图源:新华网
很多零售药房也在向平台型B2C电商发展。比如九州通设立的子公司好医师,就是基于用户需求将电商线上系统和线下物流系统对接。消费者的大数据,可以让九州通针对某地区实现大规模的精准配货,从而缓解之前所提到的物流成本压力。
不管是上门服务,还是网上购药,未来你可能是医药冷链上的接收者。
我们先从技术、设备和基础建设三个方面看:
技术端:
中国在医药冷链上的短板之一,在于实时追查系统不普及。对比美国、加拿大:
美国依托大数据技术、自动识别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等,建立了运输路线和车货匹配的信息平台。
加拿大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依据统一标准,构建了医药冷链物流信息交换、管理系统,现已在预冷、仓储、运输和销售各环节实现了全程温控和实时监控。
而中国医药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程度相对较低,部分原因在于这套系统价格高昂,造成成本居高不下。
设备端:
目前中国人均冷藏车、冷库的拥有率还是低于大部分可比国家。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冷藏车占货运汽车比重0.3%,而该数据在英国和美国已分别达到2.6%和1%。中国人均冷库的拥有率,只有美国的1/4。
这反映出中国的医药冷链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医药冷链企业成本高、投入规模小。
中国证券报曾报道,2020年中国医药流通企业的平均毛利率 8.6%,医药流通企业要保证25%以上的毛利率才能够保持健康发展。
据国金证券统计,2020年,我国医药物流的满载率只有30%,70%的车辆都不能完全发挥价值。而回程的车辆多数百分之百是空载。
基础建设端:
目前,中国的医药冷链行业仍需加强标准化建设,例如存在信息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许多医药物流企业所用的信息系统与上下游企业对接标准不同意,需要单独开发端口对接。
因此,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其中提及要将医药冷链行业冷藏车、冷藏箱、重点冷链产品全程监控基本实现全覆盖,医药产品冷链追溯体系进一步完善,广覆盖、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形成。
“两票制”等政策的推行,使中国医药流通规模不断增大,布局的企业不断增多,医药冷链的发展步伐加快。
同时,新医改政策对于行业规范、产品标准的限定,也使得中国药品批发企业、医药物流企业、医药设备制造企业渐渐走出小、散、乱的格局,向具有强资金能力、高专业度、和清晰的智能化布局的大企业方向转型。
未来,仓配资源的整合、整个产业链的系统共享、通过大数据指定物流计划等一系列医药冷链降本增效的方式,都将更快地在中国发生。
而你,将是医药冷链的接收人和受益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立方知造局”(ID:m3zhizaoju),作者:李昀,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