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西部山城龙岩,历史上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也是重要矿区、林区。
龙岩人才济济,自古出过很多名人。近年来,这里又涌现出多位商界精英,包括美团王兴、字节跳动张一鸣。与他们相比,新晋矿业大佬姚雄杰低调许多,但同样引人关注。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极度火爆的势头下,锂、钴、镍等受到市场追捧,姚雄杰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盛屯矿业和盛新锂能,也跟随行业东风一同扶摇直上。2021年9月13日,两家公司市值之和曾一度冲高至1068亿元。最近几个月,两家公司市值持续回落,截至2022年1月20日,它们的合计市值仍有约675亿元。
“盛屯系”高成长的荣光背后,是公司频繁的资本运作和并购。与那些稳扎稳打的上市公司比起来,“盛屯系”的崛起颇有一丝幸运的成分。
一位熟知盛新锂能的深圳投资界高管表示,姚雄杰和盛屯集团坐拥大量国内外矿业资源是圈内公知的事实,但将盛屯集团引入“锂电材料”这个眼下的热门赛道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姚雄杰没有什么先知先觉,“刚转型的那几年,还不是照样亏得一塌糊涂”。
出生于1972年的福建龙岩人姚雄杰,目前已经是盛屯矿业和盛新锂能两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截至2021年三季度,他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分别持有盛屯矿业14.78%、盛新锂能16.46%的股份。2021年,他还凭借185亿元的身家登上了“胡润百富榜”。
从山城走出的姚雄杰,创业之初主要做电子产品,但后来的发家却与矿业紧密捆绑在一起。 在一位北京粤商大佬眼中,福建人爱玩石材,龙岩人“尤爱玩矿”,而且他们的矿石生意通常做到了世界各地。很显然,姚雄杰就是典型的热衷“玩矿”的闽商代表之一。
1993年,雄震投资公司在深圳创立,也就是后来的深圳盛屯集团有限公司,“盛屯系”的控股平台。
1998年,雄震投资公司受让了中国宝安集团持有的龙舟股份(盛屯矿业前身)39.76%的股权,一举成为了龙舟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姚雄杰借此拥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1999年10月,龙舟股份正式更名为雄震集团。
龙舟股份原来的主营业务是热水器、搪瓷制品系列产品销售等,姚雄杰入主后,迅速对公司业务进行了调整。
2001年,雄震投资公司以5220万元为作价,将旗下子公司深圳雄震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权作为置入资产,置出雄震集团旗下原来的厦门龙舟电气等多家参控股公司的股权。雄震集团的主营业务也由此变更为智能售卖设备、金融、通讯外围终端设备和软件开发,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售卡机、自动找零机、智能点钞机等等。
业务转型后,雄震集团的业绩有所增长,收入从2000年的0.32亿元增至2003年最高时的1.33亿元,但并未产生飞跃,净利润也在2004年和2005年连续亏损。
再加上贷款逾期未还官司缠身、银行账户被查封等问题,影响了公司持续经营,2006年5月,雄震集团披星戴帽更名为*ST雄震。
这应该是姚雄杰一生中的一段“至暗时刻”。除了公司经营层面的问题,据《长江商报》报道,2004年底,因为销售雄震集团生产的彩票机向相关部门人员行贿,姚雄杰被拘留。
2005年1月姚雄杰辞去董事长职务后,老搭档陈东临危受命,自此,除了在姚雄杰哥哥姚彬捷突然空降时,陈东曾短暂让出董事长一职外,自2008年5月至今一直担任盛屯矿业的董事长。
姚雄杰和他的雄震集团“改命”摆脱霉运始于2007年进入矿业,而玩矿恰是龙岩人的特长。
2007年,基于对资源行业高成长性的预期,雄震集团与香港富名实业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合同》,计划以7266万元的对价收购主营铅和锌精矿采选的福建尤溪三富矿业42%股权。姚雄杰对矿业的布局初现端倪。
2008年,雄震集团收购鑫盛矿业60%股权,同年10月,雄震集团更名为雄震矿业,正式进军矿业的决心更为明显。
此后几年,主营业务转型后的雄震矿业连环出击,继续收购矿业资产。
从2010年到2021年,雄震矿业再次改名为盛屯矿业,经历了20次左右的并购后,买下了锡林郭勒盟银鑫矿业、兴安埃玛矿业、四环锌锗、风驰矿业等重要资产,相关并购项目涉及资金合计约76亿元。
对于2010年末账面只有4.06亿元的盛屯矿业来说,自然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十年时间内,盛屯矿业前后进行了浩浩荡荡的16次融资,合计募资133.16亿元,用于并购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以及偿还债务等。
在这过程中,从2013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18日,公司控股股东均为盛屯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姚雄杰和他的姐姐姚娟英。但2016年3月19日,经过姐弟俩的协商,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姚雄杰一人。
我们无从得知当年发生了什么,但2016年无疑是姚雄杰搞定各种麻烦后,实现关键一跃的一年。
伴随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盛屯矿业不断提升铅锌矿储备实力,其业绩也急速膨胀——收入从2011年的 3.39亿元增至2020年的392.36亿元,10年时间翻了大约115倍,且2016年是其中增幅最大的一年,也是突破百亿大关的一年。
如果回看曾经的并购,会发现2018年盛屯矿业收购四环锌锗的案例非常典型。
当年9月,盛屯矿业公告称,拟以21.39亿元为对价,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盛屯集团、刘强等21名交易对方持有的四环锌锗97.22%的股权,其中盛屯集团持有四环锌锗50.12%股权。
通过此次并购,姚雄杰实际控制的盛屯集团获得了5.2亿元现金对价,姚雄杰直接和间接控制的盛屯矿业持股比例,则从27.17%提高至28.44%。
盛屯矿业这条线远未能填满姚雄杰和盛屯集团的胃口。
在盛屯矿业业绩大增的2016年,姚雄杰开始筹划入主一个新的上市公司。
2008年上市的威华股份,命运一直很“坎坷”,收入从2012年开始下滑,净利润则始终处于“正正负”“正正负”的规律状态,游走在退市边缘,直到姚雄杰的出场。
2016年1月,威华股份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拉开盛屯集团入主的序幕,但一直未获批准,只好先通过增资控股了江西万弘高新技术材料有限公司和四川致远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远锂业”),业务延伸至稀土及锂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2017年8月,威华股份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于获得证监会核准。当年11月,非公开发行完成,盛屯集团认购威华股份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4464万股,成为这家上市公司持股15.81%的第一大股东,姚雄杰也成为威华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在此之后,威华股份继续扩大在稀土和锂盐上的布局。
2017年11月,威华股份先后以5133万元和8000万元收购致远锂业合计48.8%的股权。收购完成后,致远锂业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19年11月,威华股份又以9.23亿元为对价,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盛屯集团、盛屯贸易等多个交易对手持有的盛屯锂业100%的股权。而后者的价值在于间接持有奥伊诺矿业 75%的股权。
公告显示,奥伊诺矿业主要产品为锂精矿,已取得业隆沟锂辉石矿采矿权和太阳河口锂多金属矿探矿权。获得奥伊诺矿业控制权后,公司形成了“锂矿采选+锂盐加工”一体化产业链,公司锂盐加工的原材料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在这笔交易前,盛屯集团直接持有盛屯锂业31.98%的股权,并通过控股子公司盛屯贸易控制盛屯锂业7.05%的股权,合计控制盛屯锂业 39.03%的股权。姚雄杰为盛屯锂业的实际控制人。
2019年威华股份购买盛屯锂业,与2018年盛屯矿业购买四环锌锗的逻辑基本一致,即通过非公开发行,姚雄杰控制的上市公司向其母公司——盛屯集团购买资产。
在一路买买买之后,近两年威华股份开始陆续出售公司旗下几家木业公司,包括广东威利邦、河北威利邦和湖北威利邦。公司的解释是进一步集中资源聚焦锂电新能源材料业务,使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更加清晰。
一进一出之间,威华股份的纤维板业务逐渐剥离,稀土及锂盐业务则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10月,威华股份更名为盛新锂能。
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下,锂、钴、镍这三种稀有金属作为制造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价格飞涨。
姚雄杰的“盛屯系”通过盛屯矿业和盛新锂能这两家公司,完成了对它们的覆盖。
盛屯矿业的主营业务包括钴、锌、锗、铜的冶炼及深加工,铅锌矿、多金属矿和金矿的采选,以及有色金属贸易;盛新锂能的主营业务则是锂矿采选、基础锂盐和稀土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这也是“盛屯系”两家上市公司受到市场热捧的原因所在。
截至2022年1月20日,盛屯矿业和盛新锂能的市值分别达到287.6亿元和387.2亿元,姚雄杰直接和间接分别持有两家公司14.78%和16.46%的股权,对应市值合计106.24亿元。
至此,盛屯矿业和盛新锂能正式成为“盛屯系”在资本市场上耀眼的双子星。而扶摇直上的姚雄杰,也成为了去年最火的矿业大佬。
虽然在锂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公司迎来了业绩的大幅改善,但盛新锂能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仍有着诸多“减分项”。
早在2018年2月,盛新锂能曾公告称,控股股东盛屯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在6个月内以不低于3亿元的金额增持公司股票,公司股价应声上涨。然而 ,截至当 年7月,相关主体累计增 持了1.62亿元之后,之后便再无下文。
本该继续履约的1.38亿元增持被束之高阁。2021年11月,投资者却等来了盛新锂能一份关于控股股东终止增持计划的告知书。
三年前既定的增持计划为何半途而废? 盛新锂能方面给出的解释是: 由于行业发展情况及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盛屯集团的质押比例较高、融资渠道受限,导致盛屯集团没能及时筹措到增持资金。
对此,深交所2021年11月22日发来监管函,指出盛屯集团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2020 年修订)》等相关规定,并提醒上市公司股东应当诚实守信, 规范运作,认真、及时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的一位资深律师认为,如果监管机构最终认定公司仅完成了较小增持比例,则公司有制造“噱头”的嫌疑;如果认定公司完成增持比例较高,或许会被合理推断为“确实资金短缺”。
除上述增持计划半途而废外,盛新锂能2018年10月公告的金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回购计划,只进行到了3700万元左右就被终止;2020年4月推出为期一年且回购数量在500万股至1000万股的回购计划,也在一分钱都没掏的情况下结束了。
自姚雄杰入局盛新锂能以来,公司还出现诸多违规现象,包括出现重大会计差错、违规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等。
这还没完,盛新锂能三年内使用了三家会计师事务所、原董事长王天广等管理层被监管机构通报批评等,也都成为外界反复诟病的桥段。总之上市公司身上出现的弊病基本都有了。
如果从财务数据来看,2017年公司易主后,盛新锂能的财务策略越发激进—— 2018年和2019年其短期带息债务急剧增长,且在整体带息债务中占绝对比重。
同一时期其货币资金虽然也有所增长,但接近一半都属于被冻结、抵押的受限制状态,截至2020年末,非受限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1.18亿元,相比短期带息债务6.65亿元,二者间存在5.47亿元缺口,仍高于2019年以前的所有年份。
截至目前,盛新锂能大股东盛屯集团持有公司的8897.88万股股票中,有6062万股已被质押,占其持有股份数的68.13%——大股东缺钱,往往也被视为一个紧张的信号。
相比之下, “盛屯系”双子星中的盛屯矿业,更为突出的是盈利能力低下的问题。
盛屯矿业的收入规模随着不断并购实现飞涨,从2011年的3.39亿元到2020年的392.36亿元,翻了大约115倍。但其净利润增长了多少呢?答案是4.63倍。
体量上从一个“小透明”成长为“矿业巨头”的同时, 盛屯矿业的扣非净利率却跌宕下滑,从2011年的10.62%、2013年的5.05%,降至2020年的0.74%。2021年1-9月未审财报数据虽然显示扣非净利率回升至5.28%,但镍钴铜等金属价格能否维持高位还未可知。
原因在于,公司2016年以来收入规模急剧增长的业务板块,主要是 金属贸易、金属产业链增值业务和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业务,均属于毛利率极低的业务板块。近5年来,盛屯矿业贡献收入最多的业务板块,对应毛利率均在3%至0.46%之间,用“徒有其表”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资金缺口控制不当、盈利能力愈发低下,不论哪一项对一家公司的“长治久安”而言都不是好事。
乘上新能源的东风,蹭上价格高涨的锂矿资源,“盛屯系”正在走出全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从2007年“玩矿”开始,姚雄杰过去15年几经浮沉,产业规模越做越大,终于成为福建小山城的百亿矿业新贵。
多位新能源产业投资界人士认为,众多资本进场、增持,让“盛屯系”在大好行情中畅享快车道。然而,锂、钴、镍等产能与价格的波动瞬息万变,依靠重组并购等资本手段迅猛扩张后,“盛屯系”在后续整合和经营中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有趣有料有价值,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