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重庆工厂浮出水面,新势力造车选址有何考究?

在北京工厂还在建设尚未投产之际,理想汽车的第三座工厂也露出了冰山一角。

日前,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网显示,重庆车之渝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4.3069亿的价格拿下两江新区水土组团A分区A16-8地块,成交时间为2022年1月27日。

该地块土地面积为113.34万平方米,成交价4.3069亿元,容积率≧0.7,土地用途为二类工业用地,使用条件产业类别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出让年限为50年。

据天眼查APP,重庆车之渝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9日,注册地址为重庆两江新区龙兴镇两江大道618号,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以及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该公司由重庆理想汽车有限公司100%控股。

这些信息透露着,理想汽车或正在重庆谋划建设新的工厂,而这距离其北京顺义工厂开工建设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如此急迫地建厂扩充产能,也显示出了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和竞争的激烈。

常州、北京、重庆,理想工厂形成“铁三角”格局

目前,理想汽车拥有两座整车工厂,一座已投产,一座尚在建设中。

理想汽车的第一座工厂位于江苏常州武进区,年产能为10万辆。该工厂现在正在建设新车间,完工后将达到20万辆/年的产能。

第二座工厂的官方名称为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原为北京现代第一工厂。理想汽车接盘后于2021年10月16日启动改建,总投资超过60亿元,计划2023年年底投产,产能为10万辆/年,且为纯电动车型。

然而即使一工厂扩建完工,二工厂改建完成,也远远满足不了当初定下的销量目标。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在内部信中透露要实现2025年160万辆的目标,显然当前和在建的产能和目标销量仍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其实,理想汽车和重庆渊源已久。2018年底,理想汽车斥资6.5亿收购重庆力帆汽车,拿到造车资质,得以入场造车。

更早之前的2018年8月,彼时还叫车和家的理想汽车就和重庆两江新区签约,将投资110亿建设智能汽车制造基地,占地1800亩,总产能40万台每年。基地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有望于2021年内建成20万台年产能,投产至少两款智能电动车产品。

至于后续为何没能成形,原因不得而知,而现如今理想汽车算是与重庆就建厂一事再续前缘。

去年12月5日,理想汽车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李想当时表示将加大在重庆投资布局力度,持续深化与重庆的战略合作,做大做强在重庆的合作项目。

其次,在今年1月17日发布的202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2022年工作安排就指出要加快长安、金康、吉利、理想等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建设生产。

如今,理想汽车的拿地消息被公示以后,其在重庆的整车项目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地址还是在两江新区,占地面积也和2018年签约的时候差不多。现在只待宣布开工建设,按照理想汽车的速度,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远。

而至此,理想汽车也形成了常州、北京和重庆的“铁三角”式的布局,很好地覆盖了东南沿海地区、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等主要市场,这样的工厂布局或许以后也将成为理想汽车的一大优势。

新势力工厂选址:小鹏“多点开花”,蔚来“钟情”合肥

除了理想汽车,头部造车新势力们也在积极扩张产能。它们的工厂选址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门道。

小鹏汽车最初的工厂是位于郑州的海马汽车代工厂,现已停产。而其首个自建工厂选在广东肇庆,年产10-15万辆;第二座自建工厂在广州,产能10万辆,预计今年建成;第三座自建工厂则选在了武汉,年产10万辆,明年投产。按造车新势力去年的销量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小鹏汽车目前的工厂也是分布最广。

小鹏汽车的工厂主要选在了自己的大本营广东,选在武汉虽然有何小鹏个人的家乡情怀,但更多的还是基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多方面的利益考量。

相比于小鹏,蔚来则显得“专情”得多。蔚来和合肥实现了深度绑定,主要得益于合肥在危难时刻对蔚来施以援助之手。蔚来的首座工厂是和江淮合作的代工厂,可实现双班产能30万辆。第二座工厂为正在建设的合肥新桥智能电动车产业园,规划产能达到了惊人的100万辆。

哪吒汽车的母公司为合众新能源,其也国内第13家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新建纯电动汽车的投资项目,首座工厂坐落于桐乡,规划产能为8万辆。哪吒汽车的第二座和第三座工厂分别落地宜春和南宁,产能皆为10万辆。

零跑汽车初期也因造车资质问题,由长江汽车代工。后来在浙江金华自建了工厂,一期产能规划5万辆/年,总产能规划25万辆/年。后有消息传出零跑汽车将在总部杭州建设第二工厂,但一直未得到证实。

威马一开始坚持通过收购造车资质走自建工厂的道路,其首座工厂位于浙江温州,产能10万辆,第二座工厂黄冈工厂产能也为10万辆。爱驰汽车工厂位于江西上饶,规划产能达到每年30万辆,最近有消息传出爱驰或将在欧洲建设工厂。

总的来说,造车新势力的工厂选址是一件需要考虑成本、供应链、交通等各种要素的综合性工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考量,而且都会慎之又慎。

小结

刚刚过去的一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蔚小理”三家头部新势力距离十万辆的年销量只差临门一脚。随着订单量的不断积聚,压力来到了产能这边。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以理想汽车为代表的新势力们积极谋划建设新工厂、扩充产能,是应对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必须之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车云”(ID:cheyunwang),作者:陈小同,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推荐DIY文章
盲盒一年赚10亿,为什么资本市场不买泡泡玛特的账?
新茶饮“降价内卷”的尽头,是供应链?
Saleforce增长放缓:SaaS的天花板在哪里?
丰巢:何处安放?
净利断崖式下滑?从IGG 2021财报看出海厂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招聘平台,卷在最冷“春招”
阿里会放弃飞猪吗?
NFT内幕交易猖獗,LVMH老板之子也来插一脚?
程一笑还没让快手彻底“回魂儿”
资本热捧,却遭年轻人疯狂转手,小家电不香了?
互联网会变成传统行业吗?
抖音盯上二手电商:压力来到了闲鱼转转爱回收这边
“i茅台”能拯救茅台吗?
又到旺季,凉透了的小龙虾还能翻身吗?
13家公司累计融资超60亿元,昆虫蛋白缘何成为新风口?
我花50w,成全了瑞幸和星巴克的“博弈”
贵州茅台,“一哥”的隐忧
咖啡格局已变,还能容下瑞幸?
快手选择「不躺平」
英国的B面:包容文化孕育绝佳商业环境与发达的科技
历史抛弃了火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