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度过了一次割裂的情人节。
这一边,在春节档后的第二周伊始,影视股迎来全面上扬,一片飘红。而另一边,有三部爱情新片坐镇的情人节档虽斩获了5.28亿元的票房成绩,却因内容品质过差被观众骂上微博热搜。
在结束了一个不太乐观的春节档后,电影市场将会是何走向,恐怕是很多从业者都在关心的问题。这个一天内让人大喜大悲的“情人节”,又意味着什么呢?
2月14日,继上周节后第二交易日集体翻红后,影视股再度迎来普涨日。其中,院线股代表金逸影视时隔一年出现涨停,万达电影、光线传媒、横店影视、华策影视、华谊兄弟等主流上市影视公司均出现股价拉升。
这样的情况,与近期的几则利好消息不无关系。
首先源自市场方面。今年春节档7天累计票房达60.35亿元,仅低于2021年春节档,为影史春节档第二高。而就在几天后的2月9日,202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含预售)正式突破100亿大关,用时仅40天。这一成绩,刷新了中国影史年度票房破百亿的新速度。
其次是外界环境方面。2月12日,一则消息显示,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相关规定,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别法程序,进行审查复审,附加条件批准辉瑞公司(PFE.US)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
被寄予“终结新冠疫情”厚望的辉瑞新冠口服药,早在去年宣布即将投产时便引发了全球股市的一阵暴动。而在该药物于国内得到正式获批后,相信配合中国成熟的防疫政策,有望进一步控制新冠疫情的蔓延。
经历了节后开盘首日影视股下挫,伴随行业投资者消化预期落差,以及新冠治疗药物获批和积极市场信号的浮现,资本市场信心提升,二级市场故而应声回暖。
而情人节当日大盘的表现,则在验证着资本市场对电影市场的信心恢复并非是空穴来风。
作为一个传统特殊档期,位于2月中旬的情人节总会与春节档相撞或临近。在春节档后时,也很大概率被春节档影片继续统治。因此尽管有可观的增量观众基础,但过往情人节档期却鲜有新片能够脱颖而出。
由于2021年情人节位于春节档中间,我们选取同样独立成型的2019年情人节档作参考对象。2019年情人节档与春节档隔了3天,与今年情况相近,也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
在当天6.72亿的总票房中,春节档的前两名《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稳稳守住日票房冠亚军。在情人节当天公映的影片中,头号种子《一吻定情》不过第三名,首日票房仅收9151.93万元。
像2019年情人节档的情况,其实是过往的大多数。
今年的情人节又是一次难得的独立成型情人节档,时间刚好处于春节档结束一周后,在春节档影片已经释放了大部分热度的同时,也为情人节首映的新片预留出了相当充足的市场空间。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情人节这个短短一天的档期里就能汇集三部爱情新片。
同时相较2019年,今年情人节与春节档间隔了整整一周时间,加之今年春节档的几部影片普遍势能不足,看似会对情人节档期容量造成一定冲击,但也令三部在情人节上映的新片获得了潜在市场加成。
最终超过5.28亿元的大盘数字,虽低于2019年情人节的档期表现,但考虑到国内多地仍有本土疫情蔓延以及影院刚性上座率限制等外界因素外,2022年情人节档期的成绩显然是符合预期的。
像打破情人节档期新片票房纪录的《十年一品温如言》,首日票房达到了1.4亿+。同日上映的《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和《不要忘记我爱你》也分别斩获了5800+万和4700+万的首日票房成绩。
在后春节档这个公认的大盘低谷,今年情人节的大盘表现一方面证实了这类特殊档期对市场的提拉作用,另一方面则击退了春节档后市场的低迷气氛,在下一批优质内容进场前,为院线市场注入一定新鲜血液。
不过遗憾的是,这些新片的首日票房虽达成了预期,内容品质却不尽人意,普遍低于预期。
仅谈质量,这三部新片各有各的问题,都是主流观众眼中的烂片级别作品。特别是刚刚拿下情人节新片票房纪录的《十年一品温如言》,还一度因品质低下被观众将“难看”刷上微博热搜。
这样一次次劝退观众,不仅将对电影市场造成巨大伤害,长远来看,也会不断消耗观众信任,造成未来更多观众们的观影热情消退。
而在我们看来,在观众屡次产生影片预期落差背后,依旧是行业亟待解决的产能问题。
正如一些行业专家所说的,在本土疫情与冬奥会的双重分流下,今年春节档的票房成绩虽低于预期,但绝对称不上差。
在今年春节档出现的历史性下滑,并不会对电影市场复苏构成实质性打击。反而是观众的离场,有利于让更多从业者冷静审视市场与自身,学会敬畏观众与市场,深耕优质内容,不投机定档,助推行业早日回到理性发展的道路上来。
2022年,对于整个电影市场而言依旧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眼下最大的未知在于,激活市场的转折点将会在何时出现。
进入到新冠疫情以来的第三年,各国都对于抗疫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与准备。如果即将在多国投入生产上市的辉瑞新冠口服药能够如预期般有效遏制疫情,那么各国都有望尽快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生活状态中。
针对电影行业,此前主要阻碍市场复苏的两大矛盾在于产能与观众。观众是否愿意入场无非两个因素,疫情与内容品质。若疫情能够在今年得到遏制,那么这个问题还是会落到最根本的内容品质上。
而这两年所出现的内容品质倒退,其实又很大程度源于疫情后全球范围内的影视产能下滑。正因优质内容供给不足,才出现了档期扎堆、市场两极分化严重种种现象。即便是今年春节档,在深入高票价、人次下滑等表象后,呈现出来的最大问题依旧是影片品质与观众预期之间的落差。
在昨日的情人节档期,也又一次上演了同样的现象。观众固然愿意为了特殊档期携手走进影院看上一部爱情电影,但品质的落差也总是会让观众败兴而归。
诚然,优质内容与内容产量间并无直接关联。但只有恢复产能,才更有可能实现优质内容的“不断供”。
若今年全球影视产能能够稳步恢复,国产影片供应数量继续提升,连续两年出现缺口的好莱坞进口大片也能逐步恢复正常供应,那么眼下阻碍市场复苏的优质内容供给不足以及档期集中等问题,都有望迎刃而解。那些提前离场的观众,也会为优质内容重新回到影院。
当然,这样的美好愿景显然还需要更多时日。在情人节次日的当下,行业也只能勒紧裤腰带,继续做好挨过低谷的准备。
复苏之路,道阻且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作者:小福,编辑:朴芳,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