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变美需求下,藏着无数财宝。
前有爱美客让我们看到玻尿酸的造富力量,后有Solta Medical Corporation(索塔医疗),让我们看到热玛吉,也就是光电仪器供应商的暴利。
索塔医疗是热玛吉“先驱”。2002年,该公司生产的Thermage产品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眼周皱纹。由此,射频技术正式用于皮肤美容领域。Thermage进入中国后,获得的音译名正是“热玛吉”。
根据招股书,索塔医疗旗下的产品除了Thermage(热玛吉),还有嫩肤美白的Clear+Brilliant,除疤的Fraxel,以及用于减脂的VASER。
热玛吉是索塔医疗的核心。2018、2019、2020年以及2021年9月30日,公司营收分别为1.35亿美元、1.94亿美元、2.53亿美元以及2.19亿美元。其中,热玛吉贡献了近8成收入,中国则正在成为其第一大市场。
近两年,索塔医疗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75%左右,净利率则在30%以上。虽不及爱美客暴利(毛利率超90%、净利率超60%),但设备+耗材的商业模式,也让其拿走了热玛吉这个产业链利润的大头。
如今,更是靠着热玛吉撑起一个IPO。严格来说,这是索塔医疗第二次上市。
2010年,尚未被Valeant收购的索塔医疗在美股上市,上市第二年股价翻倍,期间最高涨幅达158%。尽管后来经历扩张、亏损、暴跌、退市,但兜兜转转间,热玛吉第一股的名头还是花落索塔医疗。
这一次,卷土重来的热玛吉,是否会带来又一场造富盛宴?
/ 01 /
抗衰神器热玛吉
热玛吉,这个诞生于2002年的美容技术,2020年以来从大洋彼岸火到了中国,火到爆炸,不仅明星们争相去做,大大小小的网红也都在种草。就算是没体验过热玛吉的女孩们,几乎也都从小红书、朋友或美容院听说过、了解过。
目前市面上的热玛吉,一般是指索塔医疗的Thermage CPT和Thermage FLX,在国内市场分别被称为“第四代热玛吉”和“第五代热玛吉”。
根据新氧发布的报告,2020年热玛吉在众多医疗美容项目中独领风骚,占全部订单量的45%。明明这么多医美项目,为什么热玛吉独领风骚?
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轻医美项目越来越火爆,尤其是紧致抗皱的需求不断变大。根据新氧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紧致抗衰是我国消费规模最大的医美项目,占比达14.54%。
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消费者愈发重视抗衰,其实不止女性,男性抗衰的需求也是强烈的,奇葩说男辩手曾直言自己上节目前做了热玛吉。
在紧致抗皱方面,目前主流抗衰项目大致有这几种,光电类项目包括热玛吉、欧洲之星,热拉提和超声刀;针剂,嗨体;手术,线雕。
根据新氧数据,热玛吉订单量占比近半,更是被爱美人士看作抗衰神器。
热玛吉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通过电磁波产生的热能作用于肌肤,刺激皮肤的深层胶原蛋白,在治疗后的3-6个月持续生长,促使肌肤饱满紧致。
据Solta官网介绍,热玛吉不需要手术,也不需要注射,一次30-90分钟(视治疗区域而定)的治疗便可带来明显效果,比如法令纹、木偶纹、苹果肌、下颌缘会有明显的上升,持续改善长达6个月左右。
从原理看,热玛吉能将能量穿过真皮层,作用于筋膜层,从而实现深度紧肤、提拉及抗皱的功效。由于热玛吉是全面均匀加热,也足够温和,不会完全破坏胶原蛋白,而是将其唤醒重生,重构胶原支架。
这也是热玛吉大火的关键,说白了,效果好且久、安全性还高。
实际上,早在2009年,第一代热玛吉就进入中国市场。但当时这个项目风险太高,需要全麻,且过量的热玛吉能量容易造成烧伤。
热玛吉一代、二代、三代有几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疼痛明显,深度不够(2.4MM),深度不够的结果就是维持时间短。
2015年,索塔医疗开始改进的第四代热玛吉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探头深度可达到4.3mm,接近超声刀的4.5mm,同时多脉冲技术也降低了疼痛减。
索塔医疗经过几代产品迭代,又在国内碰上轻医美风起,热玛吉顺势而上,成了这几年“抗衰”届的新晋霸主。
/ 02/
暴利的热玛吉
热玛吉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贵。
热玛吉项目通常万元起步,如果按照部位去分,面部、颈部通常需要900发(发数代表射频能量,数字越高能量越大),市价为1-3万元,眼部需要450发,也需要近万元。也就是说,如果做面+颈+眼的套餐,几乎需要4-5万元。
尽管价格不菲,但热玛吉的简单、痛苦少、效果好,恰好切中了当代年轻爱美人士的痛点。需要说明的是,“紧致抗衰”不再只是中老年的强需求,而是进一步年轻化。
根据美团数据,2020年热玛吉涨幅最快的不是35-40以及40-50岁人群,而是30-35岁这群“抗初老”人群,即正在成为医美主力军的90后、95后年轻人,她们也更愿意花钱投资自己。
不过,热玛吉项目这么贵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核心原因在于,进口热玛吉设备和耗材,也就是索塔医疗的产品售价太贵了。
医美机构购买厂商的一台五代热玛吉的设备需要百万元左右。另外,设备配套的探头是一次性的,成本也很高,大约在6000-8000元/个。
然而,即使是这样高价的热玛吉设备,还是在中国卖断了货。去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徐慧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可能原厂也没有想到,我们中国方面会有这么大的需求量,所以它产能跟不上。一些机构、医院订货以后,等一年都等不到机器,耗材的缺口相当大。
徐主任口中的原厂正是索塔医疗。
根据招股书,目前索塔医疗四大医疗美容设备主要是除皱紧肤的Thermage(热玛吉),嫩肤美白的Clear+Brilliant,除疤的Fraxel,以及用于减脂VASER。
其中,热玛吉堪称“印钞机”。根据招股书,2021年前三季度,索塔医疗总营收为2.19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为7283.3万美元,同比增长60.7%。其中,来自热玛吉的营收为1.7亿美元,占比达78%。过去两年热玛吉的收入贡献均在73%以上。
按地区划分,亚太市场的营收占比例最大,2021年前三季度,亚太地区营收占比达67%,且近年来占比不断提升,由2018年的51%提升至2020年的68%。
中国正在成为索塔医疗第一大市场。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在中国的收入分别为4110万美元和7290万美元,占比由24.8%增至33.3%;在美国的收入分别为5120万美元和2910万美元。
近两年,索塔医疗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75%左右,净利率则在30%以上。虽不及国内卖玻尿酸的爱美客暴利(毛利率超90%、净利率超60%),但也赚走了热玛吉这个产业链的大头。
如果把轻医美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则可以分为产品供应商、轻医美机构和获客平台。相比产业链中游的残酷竞争,上游的轻医美供应商则仍然是“躺赚”的状态。
作为医美产业链中议价权最弱的一环,国内医美机构的净利润率只维持在1%-10%之间,并没有想象中的暴利。
但上游就不一样了,前有爱美客让我们看到玻尿酸的造富力量,后有索塔医疗,让我们看到热玛吉,也就是光电仪器供应商的暴利。
说白了,由于议价权集中在有专利、有技术门槛的厂商,所以利润还是被紧握在上游。
对于索塔医疗来说,产品迭代以及行业红利共同构成其增长基础,“刀架”+“刀片”的商业模式,则是这门生意最美妙之处。
/ 03/
“剃须刀+刀片”,躺赚的Solta
索塔医疗干得并不是一锤子买卖。
一方面,变美这门生意有很强的复购性,堪称黄金赛道。
热玛吉与其他轻医美类似,是一次性体验产品(虽然维持时间较长),用户黏性大。消费者想要容颜不改,需要定期去做、持续投入,粘性很强。
作为抗衰项目中的顶流,热玛吉已经初步把握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未来也将继续增长,同时这也会是一个相对高价,但并不算低频的项目。
另一方面,和其他能量源医美设备比,热玛吉的生意模式要好很多,因为它采用一次性探头耗材,且如前文所说售价也不低。
所谓探头,是与设备配套使用的耗材,就像打针所需的针头。
由于热玛吉治疗过程中,被加热部位温度可达60-70°C,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探头采用冷喷技术防止表皮灼伤;另外还使用了特制Kapton覆膜来保证能量均匀分布。但由于特制Kapton覆膜在重复使用情况下容易破损,从而引发表皮灼伤,因此热玛吉探头均被设计为一次性耗材。
这也意味着,每位消费者到医美机构消费热玛吉项目,都需要更换新的探头。
从商业模式来看,这是一个“剃须刀+刀片”的模式,随着热玛吉设备销量增加、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后期耗材收入自然源源不断。
根据招股书,2021年前三季度,探头及其他耗材为公司贡献了超过70%的营收。另外公司也在招股书中表示,耗材收入占比的提升,是带动公司毛利率增长的主要原因。
这与直觉外科(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生意模式如出一辙,卖机器的收入占比不足30%,手术耗材和服务业务赚大钱。
对索塔医疗来说,由于几乎垄断热玛吉正版设备领域,加上其耗材的独特性,这也意味着,只要热玛吉的抗衰地位不倒,索塔医疗就能继续躺赚。
这一点,我们也能从其不断降低的销售费用率看出。根据招股书,公司销售费用率由2018年51.1%降至2020年32.2%,净利率则由10.12%提升至30.1%。
当然,对于中游医美机构来说,这就意味着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
根据医美机构伊美尔的招股书,无论手术与否,涉及原料和一次性耗材的医美项目,毛利率均不高。比如,热玛吉虽属毛利最高的能量美容服务范畴,但由于需要使用较贵的一次性探头,毛利率也远低于其他能量美容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政策限制,索塔医疗继续打开中国市场尚需时间。2021年4月,《射频美容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发布,射频美容类医疗美容产品当前被界定为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这也意味着,热玛吉设备的进口要接受更严格、持久的审批。
索塔医疗也在招股书中表示,这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营收增长。
此外,每年都会有新的医美技术和项目上线,热玛吉还要面对未来其他新产品技术的挑战。反过来讲,只要抗衰需求的红利还在,未来肯定不会只催生出一个索塔医疗。未来,上游的中国厂商能否分一杯羹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