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上海咖啡:微博热度3亿+,营业额却降了90%

自“上海人要买咖啡”上热搜后,我采访了10个咖啡从业者,发现事情十分两极化:

一面是热搜上3亿多“想喝咖啡”的消费呼声,另一面却是大部分咖啡馆惨淡经营。

不禁让我想到:疫情之后,上海咖啡会经历一次洗牌吗?竞争格局会发生变化吗?

面对疫情常态化,咖啡馆又该如何进化?

01 疫情下的上海咖啡:刚需的消费者与惨淡的咖啡馆

3月18日的热搜#上海我要买咖啡啊#,让咖啡人精神为之一振。

隔离在家, 疫情像大浪一样,冲刷打工人的灵魂沙滩,只留下真正想要的东西。

上海白领说,我要买咖啡啊!

喝咖啡变成了一种上海人的开机程序:“血液里流淌着阿拉比卡的清香”,“48小时吃得简陋但一定要有咖啡”,“不囤米囤面就囤咖啡”。

这是很多咖啡人一直在等待的那个时代。 也让很多人挤破脑袋,不惜代价地希望扎根上海市场,做出一个品牌。

上海的朋友告诉我,他家附近的咖啡店,“Manner在上海疫情下, 外卖每一分钟都有新订单”。

如此澎湃的咖啡需求,是不是会让疫情下的咖啡馆好过一些?

带着“上海咖啡馆外带红火,外卖爆单”的猜测,我采访了10位咖啡从业者,却发现事情和我想的恰恰相反。

02 现实中的开店者:写字楼空无一人,营业额降90%

调查一圈,上海咖啡馆,在办公区开店的最惨。

整个办公大楼空空如也,附近外卖小哥站点被隔离了。外卖基本停掉了,有人点没人送啊。 ”一位在写字楼开店的老板告诉我。

有的店, “营业下降90%,一天只能卖二三十杯。”

还有的店,“周边的小区被封了,什么都送不进去,后来员工都被隔离在家了,无法营业”。

“我们的店在商务办公和酒店,现在基本都居家办公了,现在营业额惨不忍睹,开着是让员工不那么无聊。”也有一些老板,直接闭店做产品研发。

其次是开在商场的店,“ 人都被隔离在家了,哪有人去逛商场”。

茶是一枝花 (咖啡与茶创意集合店) 老板薛勇敏给我发来一段视频:这是上海人气商场之一——太阳宫的实时状况。

视频中,整个商场只有几个人,坐在店里喝茶。

很多人一定会说,怎么不开外卖全城送啊?打开上海的外卖平台你会发现,全城送的咖啡馆,点一杯咖啡的配送时间在40~70分钟。

这个时间等下来,“咖啡变凉、奶泡消散,感觉自己大概只能喝到一杯酸水儿”,一位朋友告诉我。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外卖小哥稀缺, “有人点无人送,或者送得慢”,劝退了很多想喝咖啡的人。

外卖人员稀缺,劝退了很多想喝咖啡的人

除了少量开在未封闭居民区的门店还能维持之外,不少咖啡馆老板悲观地告诉我:

“这次对上海咖啡的影响比三年前的更大,你们没来看是不能体会到的。”

“疫情之后,今年估计会倒下一片。”

不禁让我思考起来,疫情真的会带来上海咖啡洗牌吗?疫情之后,上海的咖啡格局会发生变化吗?

03 疫情会带来上海咖啡大洗牌?

1、有的店下降九成,洗牌会来临吗?

“感觉10个店有9个店关掉了,要么街区、商场被隔离,要么店员被隔离,马路上看不到人影,营业额肯定大幅下滑,有些店下降九成,有些腰斩。”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表示。

“这次一定会大洗牌, 首当其冲的是网红店,疫情让大家只剩下刚需时,网红店的泡沫一定会被过滤掉一些。

“其次是独立咖啡馆,疫情考验的就是咖啡馆的资金有多少,能赔多久,有的能撑3个月,有的能撑一年。”王力咖啡主理人王朱岑表示。

还有那些刚刚开了2~3家店的小连锁,第一家店刚有起色就开了第二家,本身资金就捉襟见肘。

这些独立小店或者刚起步的小连锁,不像星巴克,Tims本身资本雄厚,也不像Manner、Seesaw等品牌有资本护体, 疫情冲击下,个体户和小连锁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

2、会不会出现“抄底”开店?

对比饮品行业,2020年,疫情首次来袭时,一大批自创茶饮店关门,大量点位空出来,大型连锁品牌,则依靠实力抄底开店,一年新增1000~5000家门店不等。

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上海咖啡行业吗?

而就在一周前,Manner刚刚发布了要新开200家门店的消息。

有不愿具名的从业者认为,“Manner、M stand、代数学家、Tims等,这些拿到了多轮融资的品牌,粮草充足,或许会迎来一轮抄底开店的时机。”

但在王朱岑看来,“疫情受伤最大的是资本,因为一个资本同时投资的多个赛道,很可能在疫情下集中告急,这时候,资本很可能不再给予咖啡品牌持续供养,甚至还会从品牌拿钱救急的情况,最后,会让部分品牌陷入危机。”

经过2020年的疫情冲击,关店成了饮品业常态,咖啡生豆成本上涨,人工租金成本不减,线上价格战又抽佣,而市场需求却受疫情的影响,消费力紧缩。

没有独特竞争力的小店,基本功不扎实的连锁品牌, 疫情过后,可能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常喝的那家店,已经不在了。

对刚刚兴起的咖啡行业来说,这是一次打击,也可以看做是一次进化的机会。

04 咖啡进化,迫在眉睫

一面是消费者真实的需求,一面是咖啡店生意的惨淡,最近的上海咖啡,让我想起两年前的新茶饮。

同样是遭受打击,在疫情中快速完成进化的新茶饮,有2个路径,值得咖啡从业者参考:

一方面,必须直面消费“线上化”和“零售化”。

茶饮零售化

上海香季咖啡总经理何义平表示:随着疫情的常态、日常生活的节奏加快,咖啡消费“线上化”已不可逆。

“线上+线下+零售”,也将是咖啡馆盈利的必经之路。

而当咖啡成为日常必须后, “家庭咖啡角”的配置,或许会成为咖啡领域里,又一个新的消费衍生品。

“在连锁拼杀C端用户头破血流的时候,这一领域咖啡消费场景的普及会成为咖啡行业的又一增长点。”何义平认为。

另一方面,私域流量运营,将会成品牌的必修课。

2020年的疫情给茶饮行业带来了三个反思:

如果一夜时间,你的线下生意全部被按下暂停键,你该怎么办?

当你的门店暂停营业的情况下,你还知道你的顾客在哪里吗?

门店不营业、人们不上街的时候,你的顾客还能想起你吗?

就在当年,茶饮行业集体完成了数字化升级,小程序点单率有的超过了50%,很多品牌都积累了数百上千万的私域流量,并开展有节奏的社群营销。

喜茶数字化的智能取餐柜

而咖啡行业,经营私域流量的更多是连锁品牌,独立门店和小连锁则相对较弱。

其实,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建个小程序,私域流量运营也不单指和顾客在微信群聊天,哪怕只有1家店、2家店,也可以沉淀自身的数字化能力。

数字化的核心,是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的改变。

系统化的数字化转型、私域流量运营,可能会是2022年咖啡必修课。

结语

有人说,2020年很难,2021年更难。

但对餐饮行业来说,“地狱难度”可能是在2022年,饮品也是如此。

难,但不要失去希望。市场已经真正的打开了,上海就是一个缩影。 消费习惯已经真实存在,等待我们用更便捷的方式、更优质的产品去满足。

而下一个上海,下一个华东,指日可待。

关键词:

推荐DIY文章
盲盒一年赚10亿,为什么资本市场不买泡泡玛特的账?
新茶饮“降价内卷”的尽头,是供应链?
Saleforce增长放缓:SaaS的天花板在哪里?
丰巢:何处安放?
净利断崖式下滑?从IGG 2021财报看出海厂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招聘平台,卷在最冷“春招”
阿里会放弃飞猪吗?
NFT内幕交易猖獗,LVMH老板之子也来插一脚?
程一笑还没让快手彻底“回魂儿”
资本热捧,却遭年轻人疯狂转手,小家电不香了?
互联网会变成传统行业吗?
抖音盯上二手电商:压力来到了闲鱼转转爱回收这边
“i茅台”能拯救茅台吗?
又到旺季,凉透了的小龙虾还能翻身吗?
13家公司累计融资超60亿元,昆虫蛋白缘何成为新风口?
我花50w,成全了瑞幸和星巴克的“博弈”
贵州茅台,“一哥”的隐忧
咖啡格局已变,还能容下瑞幸?
快手选择「不躺平」
英国的B面:包容文化孕育绝佳商业环境与发达的科技
历史抛弃了火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