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早在2016年,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昨日,雅培中国发布公告称将进行业务调整,重点发展医学营养品业务,并将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的运营和销售,仅保留跨境渠道。
公告显示,过去数年,雅培在中国大陆快速变化的市场上参与了激烈的竞争。然而,消费者对婴幼儿以及儿童营养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因此,雅培决定更专注于不断增长的医学营养品业务,并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产品的运营及销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时,中国成人的科学营养补充意识日益增强,雅培将继续致力于提供创新的医学营养品。雅培在中国大陆的其他业务包括诊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均不受影响,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没有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雅培中国强调其跨境购电子商务平台不受影响,将继续运营。目前,消费者仍然可以在线上线下各渠道购买和放心使用相关产品,并获得相应客服支持。此外,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市场的营养品业务保持不变。
另外,2014年雅培斥资2.3亿美元在嘉兴建设的奶粉工厂,运营不受影响,嘉兴工厂仍然是雅培全球医学营养品和婴幼儿配方产品生产供应网络的重要组成。据悉,该项目是雅培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
公开信息显示,雅培于1988年进入中国,在浙江宁波落脚,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宁波保税区及宁波制药公司共同创建了首个雅培中国子公司。此后,营养品业务成为雅培在华业务的重点。多年来,雅培将全球划分为成熟市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而在中国的营收状况几乎决定其在整个新兴市场的表现。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一出,公众一片哗然,中国本土品牌集体噤声——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头部公司遭受重击。雀巢、雅培等“洋奶粉”顺势崛起,涌入国产品牌倒下后的空白市场,乘着“海淘”监管尚未规范的东风,迅速占据市场份额前五。
不过,好景不长。2016年,中国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明确支持国产奶粉做大做强。同年4月,新电商法宣布取消邮税政策及免税额度,转为征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及消费税。多项政策使雅培的在华婴幼儿奶粉业务不太轻松,而奶粉供应过剩的影响仍然存在,两个因素直接导致此后数年雅培中国市场婴幼儿奶粉业务营收下滑。
近几年,伴随着疫情和新生儿数量的减少,中国奶粉行业面临难以预料的动荡,更让雅培这条“开疆拓土”之路走得十分艰难。目前,雅培的婴幼儿奶粉中国市场份额落后于雀巢、达能、飞鹤,甚至是被春华资本收购、正东山再起的昔日巨头美赞臣。
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雅培儿科营养品国际市场收入为4.70亿美元,同比有机增长率为-2.6%。雅培特别指出,国际业务的销售收入“受到中国充满挑战的市场情况”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市场上,雅培也接连遭遇黑天鹅事件。今年2月,雅培在美国召回Similac、Alimentum和EleCare等品牌的若干产品,并关闭了在美国密歇根州斯特吉斯(Sturgis)的工厂。当时,美国联邦官员表示,4名婴儿在使用雅培生产的配方奶粉后细菌感染,其中两名死亡。
今年5月,在雅培奶粉事件、供应链问题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美国奶粉危机愈演愈烈。10月,雅培又宣布,正在主动召回一些批次的婴儿配方产品和儿童配方产品。接连的召回,让雅培的品牌公信力一再受到打击,也进一步给国产奶粉带来了利好。
业内观点指出,进口奶粉因疫情影响物流受阻,外加进口奶粉安全问题余波未消,国产奶粉有望在此期间加大营销布局提升市占率。至于婴幼儿奶粉这一战,究竟是接着打,还是不打了,雅培已经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