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博
来源:刘晓博说财经
(资料图)
已获得转载授权
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
2023年1月,香港对外贸易出现了70年来最大的跌幅(1953年9月以来)。其中出口下跌了36.7%,进口下跌了30.2%。
如果把近年来香港的出口增长率绘制一张图,就是下面的样子:
其实,早在2022年11月,香港的单月出口就创下了70年来的新低(下图)。只不过,当时跌幅只有24.1%,到了2023年1月同比跌幅扩大到了36.7%!
香港出口增速大幅下跌到底意味着什么?对内地有什么影响?
熟悉经济的朋友应该知道,香港的进出口主要是转口贸易。以2022年为例,香港出口额为4.53万亿港元,折合5770亿美元。
但这些商品有很多是从内地进口的,再转口到全世界。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2022年内地向香港出口2975亿美元的商品,这里面只有小部分被香港消费,大部分转口到全球。
所以,当香港的出口额大幅下滑的时候,这意味着两件事:
第一,全球贸易都在下滑,需求在下降;
第二,香港出口大幅下滑,意味着从内地进口也大幅下滑。
这两件事综合起来,可以推算出中国内地的出口,在1月也比较差。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内地最新的出口数据。
但坊间有很多传闻,一个主流的说法是:外贸订单下降了4成左右,外贸业务占比较大的港口闲了下来,有大量的集装箱空置。
“订单下降4成”到底是真是假,尚无法证实。但从香港1月出口下滑36.7%来看,似乎又是真的。
根据香港官方的数据:
2023年1月份与2022年同月比较,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下跌41.4%。此地区内,输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录得跌幅,尤其是日本(跌50.0%)、新加坡(跌45.2%)、台湾(跌45.1%)、中国内地(内地)(跌43.7%)和越南(跌41.7%)。
除亚洲的目的地外,输往其他地区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录得跌幅,尤其是德国(跌40.0%)、美国(跌28.8%)和英国(跌27.0%)。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外贸订单的断崖式下跌?
除了疫情的影响,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全球主要经济体跟随美元加息,持续了将近1年。这一轮历史上罕见的快速加息,显著抑制了需求。
第二,中美战略博弈引发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变化,加剧了这一轮外贸订单的收缩。
说白了,就是有一部分企业把生产线从内地迁走了,到东南亚、南亚建厂去了。
比如美国背后支持、日本当群主的CPTPP,把中国排除在外,发起国包括: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和秘鲁。
其中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都可以承接从中国转移出来的产能,其中尤以越南的条件最为得天独厚。
产能转移了,订单也就转移了。
另外,美国自2020年11月10日起,要求香港出口美国的所有产品来源地标记不能再标示为“香港”,而必须为“中国”。这意味着,美国在香港单独关税区地位上打了一个问号,这会影响香港的转口贸易。
虽然香港在WTO打赢了“原产地标记最惠国待遇”的官司,但美国至今不予落实。
中国内地的1月出口数据,海关总署尚未公布。下图是去年出口同比增长情况(美元值)。
虽然2022年全年增长情况不错,但四季度全面转向下滑。到了12月,同比下降了9.9%。
可以预见,中国内地2023年1到2月的出口额(美元值)应该同比下滑了10%以上,甚至更高。
中国经济主要有三大增长动力:出口、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
展望2023年,国内投资会有较大反弹,但国内消费很难出现持续的“报复性反弹”,因为疫情3年很多人的家底接近耗尽。如果出口再出现大幅下滑,稳增长的压力将比较大。
解决的方案,不外乎:
1、人民币适当贬值,增加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估计会贬值到7.2、7.3甚至更多一些。
2、继续降准、降息,但空间不大了。
3、财政政策也会继续发力(比如减税降费),但想超过2022年也有难度。
4、在这种情况下,楼市显得极其重要,是2023年稳住经济的关键。所以楼市会继续有利好出台,让楼市回暖,让成交上去,让地方政府能回笼资金降低负债、增加税收。
总之,当外贸压力巨大的时候,楼市和股市就必须承担起支撑经济的责任。
其实最近股市的疲软,也跟外贸增长乏力有密切关系。市场普遍期待有新的、更大的利好出台。
关键词: 70年来最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