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骗保手段五花八门 成损害社会公平“毒瘤”

防范和打击骗保行为需要制度协同,社保部门应与公安、民政、卫生、社区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密切协作,特别是预防和打击骗保行为,需从细节上把关,盯牢医保金等公共资源,形成社会监督、群防群治的合力。

汪昌莲

社会医疗保险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为的就是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住得起院。然而,部分定点医疗机构诱导、骗取参保人员住院,存在挂床骗保行为,甚至出现虚构支出、伪造病历的情况,因此造成国家医保资金大量流失。此次武汉同济医院因骗取医保基金2300万元、被罚款5900万元,再次敲响了医保基金安全的警钟。

医疗机构骗保行为可以说在各地都有发生。据媒体报道,在贵州一些地方,医疗机构骗保几乎成为一种“传统保留剧目”。如六盘水市,抽查定点医疗机构135家,存在骗保现象的有107家,高达76.30%;在安顺市,抽查定点医疗机构41家,骗保问题查出率达100%。医疗机骗保手段五花八门,成为刺痛公众眼球、损害社会公平的“毒瘤”。

然而,医疗骗保行为这种“公开的秘密”几乎都是靠记者发现和媒体曝光,鲜见有管理部门主动查处的案例。不可否认,医保经办工作量大,医疗服务点多、面广、线长,加重了核实的难度。但是医疗骗保案件频发,也暴露了现行医保制度背后的漏洞和治理难题。监管缺位是导致医保资金频遭蚕食的重要诱因,这显然更值得有关部门反思。

事实上,治理医疗骗保行为,本身就是法律题中之义。早在2014年4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7个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其中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司财物的行为”。可见,一些医疗骗保行为是在骗取国家公共资源,骗保医疗机构及其法人代表已涉嫌犯罪,理应受到刑事追究。

医院骗保2300万元,不应止于开“天价罚单”。防范和打击骗保行为需要制度协同,社保部门应与公安、民政、卫生、社区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密切协作,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特别是预防和打击骗保行为需从细节上把关,盯牢医保资金等公共资源,比如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将骗保行为纳入国家征信体系,或推行举报骗保行为的奖励制度,形成社会监督、群防群治的合力。

关键词: 医疗机构 骗保手段 社会公平 医疗机构

推荐DIY文章
医疗机构骗保手段五花八门 成损害社会公平“毒瘤”
守好老年人“钱袋子” 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距离上次被罚时隔不到两年 辛巴被曝再卖假货
一季度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煤油气电产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长
对俄罗斯实施空前制裁 欧洲多个主要国家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房地产销售活动日趋活跃 买卖房屋莫签阴阳合同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成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论坛年会讨论重点
努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接连发声
宁乡农商行发布年度信息披露报告 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齐扩增
缓解居民信贷还款压力 多家银行推出金融支持措施
政府补贴减少 熊猫乳品利润出现下滑
国内女鞋品牌相继披露业绩报告 昔日女鞋巨头陷入转型瓶颈期
募集新股方案获批 安信信托资产重组迎来实质性进展
从孤勇者自律到全网玩梗狂欢 互动派成为健身产业发展主流
一季度净利润超33亿美元 特斯拉已连续第11个季度盈利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银行理财业务或迎来新发展机遇
个人养老金具体有何作用 哪些人可以参加缴纳?
一季度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平稳 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相对均衡
最新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数据显示 目前全国货物运输总体有序
展现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 三部门联合发布《投资指南》
建立重点物资车辆通行证制度 交通运输部加快推广全国统一互认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