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消保委发布老年人与未成年人消费投诉专项分析报告,针对投诉热点发布消费提示,并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老年人与未成年人消费权益的保护。
养生保健等成投诉热点
随着“银发经济”的发展,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渐突出,与之相关的投资养老、养生保健等问题成为老年消费投诉热点。
劣质保健品诱导消费。商家抓住老年人注重的健康问题,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传单,送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人听“权威专家”的“免费讲座”,以质次价高的保健品诱骗老年人消费;或找所谓的“名医”把脉诊断后,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健康隐患,借机推销药品或医疗器械,推销过程中,混淆药品与保健品、医疗器械与普通产品的区别,夸大疗效。
免费低价旅游强制购物。商家用低价诱惑老人参团旅游,不签订正规旅游合同,旅行过程中随意增加、删减行程,乱收费,住宿、吃饭不按合同约定标准执行,或强制老人进购物店消费。
虚高回报理财实施诈骗。老年群体手中有较多的闲置资金,会有较高的金融服务需求,但由于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差、真伪辨识能力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犯罪的侵害对象。
盲目投资养老项目诈骗钱财。经营者通过高额回报鼓动老人投资养老项目、预定养老床位、预存养老金优惠等小恩小惠方式,非法收取老人存款,诈骗老人钱财。
今年9月15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一位消费者向该区消保委反映,谯城区一家百货超市在销售某品牌口服液时,宣传该产品可治疗心脑血管、血糖血压等疾病,他购买后觉得上当了,请求协调退费。谯城区消保委工作人员查看该超市工作人员微信朋友圈,发现其宣传内容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如宣称“地龙”(蚯蚓的中药名称)具有可以治疗“心脑血管板块堵塞、治疗脑血栓、高血糖、高血压、浑身疼”等疾病的功效,间接地对其销售的口服液性能、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调解,该商户退还消费者700元。消保委将此违法线索移交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查处。
未成年人打赏直播受关注
未成年人消费投诉往往因为他们很多的消费行为是被限制的,事后无法取得家长认可,因此造成的消费纠纷备受关注。
目前的网络直播打赏行为,尽管也有用户注册门槛,但并没有设定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也没有身份证验证等步骤,在参与环节中,都会出现支付的小弹窗,对孩子进行诱导、鼓励打赏。
此外,近年来游戏卡、盲盒风靡未成年人群体。卡牌游戏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孩子们为了买卡、抽卡、凑卡往往超额消费。收集游戏卡片的本质还是盲盒模式,为了收集其中的稀有卡片,孩子们的购买欲、攀比心被刺激。
今年9月,安徽省芜湖市一位消费者向该市消保委投诉称,其家中12岁孩子在暑期用奶奶的身份证和银行卡注册了一款游戏,并累计在该游戏中充值87479元。家长发现后,立即联系客服要求进行处理。客服反复要求投诉人上传各种信息证明,还要加微信进行视频认证,最终给出的处理方案是家长承担70%的费用。
守护“一老一小”权益
安徽省消保委提醒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学习消费知识,加强对消费陷阱的识别能力;不向陌生人泄漏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贪图蝇头小利;端正养生保健理念,不乱吃、乱用保健品,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凡购买大额商品、支出大额钱款时,要先与家人商量,谨防上当受骗。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时,应当索要并保管好票据或相关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行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协商不成,向消保委、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针对未成年人的消费投诉,建议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孩子多交流沟通,学校也要加强教育引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使用电子设备要加以限制,管理好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尽量避免在游戏、社交APP中的使用免密支付方式,以免孩子误点而产生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建议游戏运营企业贯彻《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相关要求,利用技术手段,发挥防沉迷系统的作用,甄别、限制未成年人的注册和支付行为;如果出现未成年人充值消费纠纷问题,应简化处理程序,适当采取略宽松的审核机制,尽快解决纠纷;游戏卡片、盲盒商家在售卖时不要诱导孩子,要提醒家长与孩子理性消费,杜绝攀比行为。
针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消费难题,安徽省消保委呼吁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经营游戏企业、学校及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更好地维护“一老一小”群体的合法权益。(陶维)
关键词: 安徽省消保委 老年人与未成年人消费投诉 养生保健 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