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动力电池行业风起云涌,车企自研、二线电池厂商崛起,试图从宁德时代(300750.SZ)手中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相关资料图)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宁德时代从2017年开始就占据了国内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但2022年开始,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由2021年的52.1%降至2022年前11个月的48.02%。
为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宁德时代与车企建立深层次的绑定。2022年12月20日,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在重庆举行合资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时代长安。同日,宁德时代还与阿维塔科技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先进电池技术为基础,打造业内领先的电池供应体系。
新能源汽车洗牌加剧,作为供应链“心脏”的动力电池,竞争也尚未停止。宁德时代能否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维持“电茅”的名号?
自新能源成为风口以来,宁德时代的业绩增速不断提升。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营业收入2103.4亿元,同比增长186.72%;归母净利润175.92亿元,同比增长126.95%。
就单季度表现来看,宁德时代从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营业收入增速就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速,净利润增速基本在100%以上。
不过,电池作为一个重资产行业,这意味着宁德时代需要大笔支出。2021年,宁德时代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约437.68亿元,同比增长229.03%;2022年前三季度,这一项支出为357.23亿元。在大力投建下,宁德时代的固定资产规模增长至743.08亿元,同比增长80.03%。
但目前的业绩收入与宁德时代的扩张速度并不匹配。宁德时代的营业利润在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分别为198.24亿元、224.59亿元,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金额存在较大差距,造血能力略有不足。
主营业务无法满足扩张需求,宁德时代对贷款有一定依赖。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668.73亿元,同比增长347.1%。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的研发投入并没有跟上扩张速度。2021年研发投入为76.91亿元,营收占比仅5.9%,曾被分析师嘲讽“远不如小米”。
到了2022年,宁德时代虽然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但规模堪堪过百亿元。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05.77亿元,增速超过130%;营收占比5.03%,低于2021年。
在低研发之下,动力电池又是一个极度依赖高技术的行业,宁德时代如何拉开与其他电池厂商的技术差距呢?
从历史来看,宁德时代的崛起恰好站在了政策风口上。2015年3月,工信部首次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即“动力电池白名单”,使用“白名单”企业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新能源补贴,将外企巨头拦在了国内市场外。
彼时的宁德时代基于自身技术积累,是当时市场上唯一能大规模供应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企业,成为了不少高端车型的首选。“白名单”实行4年,宁德时代在政策保护及支持性的成长环境中快速发展。
如今政策保护不在,其他电池厂商在奋力追赶,宁德时代需要尽快拉开差距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快速上涨,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却在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48%、21.85%、19.27%,较2021年同期都有所下降。
就2022年来讲,上游的原材料价格拖累了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增长,市场渗透率从2020年的5.8%提升至2022年前11月的25%,从而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对上游原材料产生强劲需求,供不应求之下,原材料价格直线攀升。手握原材料的企业赚了不少,2022年前三季度,天齐锂业累计净利润159.81亿元,同比增长2916.44%;赣锋锂业累计净利润147.95亿元,同比增长498.31%。
为了减少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宁德时代开始对车企涨价。据华安证券测算,2022年宁德时代二季度电池均价为0.94元/Wh,较一季度环比提升0.12元/wh,环比增幅为14.63%。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吐槽道:“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40%~60%,且还在不断涨价,那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而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回应道:“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
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促使宁德时代加速上游产业的布局。
在海外地区,宁德时代自2018年就开始布局,控股北美锂矿;持股澳洲锂矿公司Pilbara Minerals;在印尼合作投资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涵盖镍矿开采冶炼、电池回收、三元材料生产以及电池制造。
在国内,宁德时代子公司宜春时代在2022年4月成功竞得江西省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陶瓷土(含锂)探矿权,估算碳酸锂当量约660万吨;同一时间,宁德时代子公司四川时代与天府矿业等公司合资成立四川康德,开发四川锂矿资源;2022年9月,宁德时代成为洛阳钼业的第二大股东,洛阳钼业是全球最大的白钨生产商和第二大的钴、铌生产商,也是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和领先的铜生产商。在2021年,宁德时代便与洛阳钼业合作开发刚果铜钴项目。
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已布局印尼镍项目、刚果铜钴项目、宜春锂项目、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四川锂矿资源等多个上游项目。
宁德时代的投资版图已经开始为其贡献收益。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个季度宁德时代的投资收益为27.45亿元,同比增长2145.69%,占总利润的15.6%。
宁德时代的龙头地位短期内不可撼动,但从车企到电池厂商都力图打破宁德时代的霸主地位。
动力电池主要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大技术路线。宁德时代在三元锂电池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三元锂电池装车量,宁德时代为54.57Gwh,占比55.11%,远超中船新航11.95%的占比。而在磷酸铁锂电池上,比亚迪虎视眈眈。宁德时代装车量为69.56Gwh,占比43.73%;比亚迪装车量58.95Gwh,占比37.05%。
宁德时代是靠三元锂电池的技术门槛成功抢占市场的。曾有业内人士预计,现阶段中国能做好高镍三元路线的团队不超过5家,而能做好磷酸铁锂的可能有50家或者更多。
但目前而言,动力电池的技术瓶颈明显,底层材料体系创新缓慢,宁德时代的技术红利逐渐衰退。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更多电池厂商选择绕开宁德时代的技术和产品,选择技术门槛和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车企们需要控制成本,压低售价以抢占更多市场。从2021年开始,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便超过了三元锂电池。市占率从2020年的不足40%,到2021年的51.2%,再到2022年前11个月的67.4%。
主攻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亚迪则是宁德时代在国内最大的对手。相比宁德时代,比亚迪自身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参与者,其整车销量位居国内第一,带动着电池业务突飞猛进。
另一方面,车企也在选择除宁德时代之外的“二供”,以保证供货及降低成本。2022年2月,理想、蔚来、小鹏、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多家车企携手入股欣旺达,广汽与中创新航合作,大众与国轩高科合作,中创新航、亿纬锂能以及欣旺达陆续成为小鹏汽车的供应商。特斯拉除宁德时代外,还有LG新能源、松下等电池供应商。
小鹏汽车管理层也曾公开表示,目前小鹏除了使用宁德时代电池外,还使用了多家电池供应商的电池。小鹏已经实现了电池多元化安排,宁德时代已不再是小鹏最大的供应商。
除此之外,车企也开始选择自研电池。蔚来、广汽、小米等先后成立和投资了电池企业,奇瑞汽车自建电池工厂,长城汽车有蜂巢能源。奔驰、宝马、大众等传统车企也纷纷通过自建电池厂或股权投资等方式进入动力电池领域。
面对同行的追赶,车企们的“变心”,宁德时代并非无坚不摧,市场格局还存在较大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