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末债市大跌、净值回撤、债基债券型基金已经连续三个月资金净回流,资金“回血”接近3600亿元。新发债基、存量债券型ETF、债基创新产品迭出等,都为今年债市“回血”贡献了增量资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去年末债市大跌期间,机构资金整体赎回了债基,随着今年债市企稳和债基收益率走高,资金再度出现回流债券型基金的趋势。虽然债基规模在恢复,但目前机构客户的风险偏好仍然偏低,投资结构上更青睐现金理财型产品,偏中短久期、高信评、高流动性资产更受欢迎,机构资金今年预期收益率降温于3%-4%之间,对产品的投资集中度和回撤管理也更为重视。
债基再获“青睐”
(资料图)
连续三个月“回血”近3600亿
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已经连续三个月资金净回流。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债券型基金规模达到4.37万亿元,比今年1月份债基规模低点增加3592.9亿元,规模增幅近9%,且出现连续三个月规模的增长。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公募人士表示,在去年债市大跌期间,部分银行理财、保险等机构资金整体赎回了债基,今年以来理财规模在逐渐恢复,债基也陆续出现了资金的回流。
宏利集利债基金经理李宇璐表示,债券型基金产品具有相对稳健和可持续的风格特点,经历了去年的理财负反馈之后,2023年3月以来,理财规模无论是日开产品、定开产品均逐步起稳,同时叠加4月以来的经济基本面相关高频数据超预期下滑后,货币政策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导致狭义流动性宽松,部分债券型基金今年的收益率表现不俗。
对于近期机构资金对债基的投资需求,工银瑞信泰丰一年基金经理张略钊表示,他感受到两方面变化,一是投资需求更加集中于纯债类基金,但“固收+”类债券基金的需求较弱;二是更加注重所投债券基金的流动性,定开类或者封闭式债基一般是采用摊余成本估值或者混合估值法的产品才能对机构资金构成吸引力,对于市值类的债券基金,机构客户相对更青睐开放式基金。
一家中型公募债基经理和一家大型公募固收投资总监也表示,其实自去年开始,债券型基金一直很受机构资金的青睐,机构资金对于债券基金仍有较高的配置需求,尤其是更适合中长期配置的中长期债券基金,以及能满足流动性的超中短债型基金。但相比以往,机构资金在关注债券基金收益率的同时,更关注回撤控制以及流动性管理。
相比机构资金持续青睐,个人资金对债券型产品的青睐同样值得关注。“在市场行情、风险偏好降低的综合背景下,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持有不同类型的债券型基金。尤其是互联网用户选择此类产品涨幅较为明显。”上述公募固收投资总监称。
中融基金则表示这方面变化不大,“资金面宽松将持续利好债市,短期看碍于当前利率点位,机构入场意愿不强,但预计中长期债券大幅度下行的空间不大。”
债金获资金回流是正常结果
回流势头可持续
在债基整体规模的增长中,新发基金占据“主力军”位置,同时债基ETF吸金明显,并有债基创新产品迭出,为今年债市“回血”贡献了新生力量。
新发债基前四月吸金2163亿元,惠升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泰达宏利添盈两年定开、鹏华丰尊等多只债基募集规模达到80亿元;另外,今年以来存量债券型ETF净流入资金超18亿元,其中短融ETF大举吸金66亿元,城投债ETF净流入13亿元;博时、华泰柏瑞基金还申报了“上证超长期国债指数ETF”,投向上交所上市的剩余期限为18年及以上的国债。
对此,张略钊表示,2022年底的债券大跌主要是流动性冲击,与基本面关系较弱,因此大跌之后投资价值持续上升,本身就会吸引负债稳定的机构资金入场进行配置。在2023年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底部震荡的背景下,债券市场仍然能够为客户提供较为稳健的回报,因此作为机构投资债券市场的重要渠道,债券型基金获得机构资金回流是非常正常的结果。
他认为当前回流势头未来还可持续,一是因为流动性宽松和全社会风险偏好不高的背景下,债券资产是全社会财富配置的主要方向,各类型机构所管理的资金除直接投资债券资产外,还会通过配置债券基金进行间接投资;二是因为经历了2022年底的债券市场流动性冲击和债券价格下跌的反馈循环后,各类型机构对于债券投资所蕴含的流动性风险更加重视,风险管理能力强的基金管理人能够较好地满足机构的此类流动性风险管理需求,绩优债券基金对于机构资金的吸引力有所上升。
中融基金也表示,全年宏观经济复苏的趋势不变,但复苏预期放缓,在延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下,利率债收益率中枢将小幅上移。去年底信用债的调整出现较好的性价比,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配置重点。从长期看,预计债券的全年表现值得期待,机构投资者回流债券型基金的趋势可能会持续。
前述中型公募债基经理也表示,经历去年末的大跌后,债券资产的性价比有很大的提升,今年一季度信用债市场表现较强,二季度利率债也开始走强,4月份以来,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回升,也有一部分投向债券基金,“当前市场仍然有大量对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刚性配置需求,我们预计这样的回流还将持续。”
前述大型公募固收投资总监则认为,相对于权益基金的波动调整,今年债券基金表现较为抢眼,因此也得到了机构资金的青睐。而这一现象是否能持续,要看后续经济复苏的情况,需要看是否还存在“弱复苏”与“强预期”的剪刀差,以及公募基金纯债投资中能否进一步解决“资产荒”局面。
更为青睐现金类理财产品
短久期稳健资产受欢迎
虽然资金出现回流,债基规模“回血”,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机构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结构上还没有恢复,目前机构资金更加注重分散投资和控制回撤,避免资金过于集中在少数基金产品中。在债券投资需求上也更偏谨慎,在当前市场更为青睐现金类理财产品,久期偏短期,高等级信用债、利率债、增厚收益的可转债资产等更受欢迎。
张略钊表示,机构资金在投资风格上的变化是操作灵活性有所提升,一方面体现是债券市场上涨较多时会出现赎回止盈行为,另一方面体现是在不同类属资产间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切换。当前投资环境中,各方面利差较低,机构相对更加青睐配置票息收益较低、流动性更好的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期限上相对更青睐短期限债券。
李宇璐也表示,在经历了去年的理财赎回风波之后,机构投资者更看重中短端类品种的优势,同时,也看重债券型基金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信用管理水平,希望其净值在压力测试中不出现非常大的回撤。
中融基金、一家大型公募固收投资总监、一位中型公募债基经理也表示,从当下环境看,机构资金更加倾向于投资偏稳健以及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其中重点关注久期适当的中高评级信用债,更灵活的短债基金,业绩更稳定的中长期债券基金,同时择机把握流动性较好的中长端利率品种的交易性机会。部分资管的自营资金更看重的是综合解决方案,即在不同债种、不同策略之间的深度配置能力,对集中度、投资策略的稳健性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位绩优债基经理还补充到,目前投资者对于含可转债的一级债基产品有比较多的关注,希望能够在债券已经取得不错票息的基础上,年内再争取可转债仓位的收益增厚。此外,投资者在关注机构组合的流动性情况,希望当有调整来临时能够守住胜利果实。
今年收益率预期多在3%-4%之间
但对回撤管理有更高要求
2020-2022年的三年,机构资金配置较多的中长期纯债基金年度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8%、4.11%,2.44%,2023年以来收益率已经达到1.97%。经过去年的调整,机构资金对收益率预期有何降温,但对回撤管理有更高的要求,部分机构要求最大回撤落在0.5%-1%。
张略钊表示,今年机构资金的收益率预期更加理性,之前有不少机构资金会根据自身负债成本倒推对于中长期纯债基金的收益率预期和要求,现阶段则对于债券基金预期回报与其所承担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久期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之间的匹配与平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李宇璐也表示,2020-2022三年,债市收益率经历明显下行,如10年国债收益率由2020年末的3.2%震荡下行至当前的2.6%,大幅下行60BP。在此期间,机构资金对于债基的预期收益率也随之下行。另一方面,在理财净值化背景下,机构对于波动和回撤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升。
上述大型公募固收投资总监和一家中型公募债基经理也表示,经过去年末收益率的快速上行后,债券资产的静态收益率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但是考虑到市场结构的不稳定以及对经济复苏的预期,机构资金对于2023年的债基收益率预期还是相对谨慎,普遍在3%到4%之间的水平。
在回撤管理上,上述大型公募固收投资总监表示,经过去年的调整后,可能机构在配置上更加注重安全垫的厚度,机构资金普遍重视并力争绝对收益。
张略钊也表示,对于长短期业绩排名靠前的绩优债券基金,尤其是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机构资金的持有目的以获取收益为主,因此对波动和回撤的容忍度较高,单纯因为市场正常波动而非基金“踩雷”风险债券带来的净值下跌也能给予理解;而对于持有目的为获取收益与流动性管理并重的短期纯债基金和中短期纯债基金,机构资金对基金的回撤与波动控制会有一定的关注,但也不会有硬性的要求,部分机构资金对短期最大回撤的关注水平落在0.5%-1%。
一位绩优债基经理表示,机构投资者仍对债券市场有一定的配置需求,收益方面会接下来会降低预期,但低波动、低回撤的要求并没有改变,考虑到理财的负债端并不稳定,经历了去年年底波折后控回撤的要求甚至是有所加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