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毕业季,几则小县城招聘名校毕业生的消息连日来持续引发关注。先是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拟录用20多名名校硕博毕业生上了网络热搜,继而又有媒体注意到,浙江温州永嘉县日前发布“开展博士招引攻坚行动”公告,推出一系列重磅奖补条件,吸引博士生到当地就业。
梳理近年相关报道,类似的现象已非个案。其之所以每每引发关注,乃至掀起争议,无非在于“名校”“高学历”与“基层”“小县城”形成的反差。在这背后,有人认为,“名校高学历”到“基层小县城”是“大材小用”;还有人担心,小县城都把目标瞄向“双一流”乃至“世界一流”了,势必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又一次学历“内卷”。
单看一则报道标题,或者只是把目光聚焦到那些标签化的词汇上,难免会一概而论。就研究生毕业生规模而言,从2012年到2021年,仅10年间就由48.7万人增加到77.3万人。规模增长,加上大城市竞争激烈,高学历人才外溢,一些人或主动或被动选择到中小城市工作,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从地方发展的角度看,越来越多地方重视人才,又有足够的研究生毕业规模支撑,学历要求提升也在情理之中。如前面提到的永嘉县,所谓的“博士招引攻坚”,实际上是面向全县所有用人单位出台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并不是在吸引人才方面盲目“唯名校”“唯学历”。即便是一些地方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在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优中选优”似乎也无可厚非。
以就业和人才流动而论,这本身就是供需匹配、互相选择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否“大材小用”或者“眼高手低”,最终取决于供需双方的评判。作为旁观者,如果说对“名校硕博扎堆小县城”心存疑虑,归根结底指向的是双方动机是否纯正。
就毕业生一方来说,如果没有深入考虑个人需求,没有对到小县城工作的充分认识和准备,只是盯着各种诱人的奖励政策,做权宜之计,就很可能像读研究生只是为了推迟就业一样,只是回避了眼前的问题,将来难免会遇到新问题。对各地方政府而言,关键是招徕的人才既好用,又留得下,确实能为地方发展贡献才智。无论是盲目地追求“高层次”,还是只盯着“引才”、不重视人才的软环境,导致招徕的人才无法人尽其用,都是应该竭力避免的。
对此,双方究竟是如何考量的,显然不是靠各自表态能体现的,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考虑到名校硕博扎堆小县城是近年来才有的趋势,不妨且行且看。(张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