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美乐披萨在国内的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达美乐),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这家承诺“外送30分钟必达”的快餐品牌,也加入到了这波餐饮企业上市潮中。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近半年时间,国内已有6家餐饮企业递交招股书,包括绿茶餐厅、捞王、七欣天、杨国福麻辣烫等。
这些餐饮企业中,哪家最能赚钱?哪家门店最多?一张图给你答案。
招股书显示,以2021年数据为例,这波餐饮企业上市潮中,最能赚钱的是七欣天,收入14.80亿元,期内利润2.59亿元。营收最高的是乡村基,2021年前9个月收入达34.24亿元,但期内利润仅1.63亿元。
其中,捞王和杨国福麻辣烫,前者2021年毛利达8.21亿元,毛利率为63.2%;后者2021年前9个月毛利达3.52亿元,毛利率为30.2%。
达美乐营收最低,近三年处亏损状态,从2019年到2021年分别亏损1.82亿元、2.74亿元和4.71亿元。绿茶餐厅2020年年内利润亏损5526.2万元,乡村基2020年年内利润亏损242.4万元,捞王2021年年内利润为1396万元,较2020年的6744.1万元下滑79.3%。
门店分部方面,截至2021年9月,杨国福麻辣烫门店数量最多,达5783家,其中加盟餐厅达5759家,海外加盟餐厅21家,自营餐厅仅3家。
客单价方面,由于七欣天和捞王属于火锅正餐,客单价均高于100元,分别为131元和124.4元。定位中式快餐的乡村基客单价最低,仅25.9元。
翻台率方面,绿茶餐厅、捞王等4家在招股书中披露了近三年来的翻台率。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从2018年的3.48次/天,一路下降到2020年的2.62次/天,到2021年前9个月回升至3.32次/天;捞王的翻台率从2019年的3.0次/天,下降至2021年的2.3次/天。翻台率最高的是乡村基旗下子品牌大米先生,截至2021年前9个月,翻台率为4.2次/天。
此外,招股书显示,上述6家企业的收入构成呈现多元化趋势,外卖和零售都成了新的收入增长点。其中,杨国福麻辣烫在2021年前9个月销售自产货品和转售采购的食材、调味料等货品(向加盟商销售食材、调味料等货品),分别收入了3.44亿元和6.2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29.6%和54.0%,同时零售业务也达到了0.37亿元,占比达3.2%。
而其他品牌中,逐年升高的外卖业务营收占比同样引人关注。达美乐在招股书中表示,2021年外送业务为11.8亿元,占比达73.2%;乡村基2021年前9个月外卖业务收入为11.63亿,占比达34%,在2019年占比仅为26%;而以火锅堂食为主的七欣天,在2021年前9个月外卖业务也达到了2.43亿元,占比为16.4%,较2019年提升5.2个百分点;即使是捞王这样业务单一的企业,外卖业务的营收占比也有所提高,在2021年外卖业务达到了0.48亿元,占比达3.7%,较2019年提升1.2个百分点。
据中新经纬梳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中国餐饮企业上市数量仅有17家,从1997年第一家上市的西安饮食算起,平均一年上市不到一家,而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内上市数量就达到了7家,包括九毛九、巴比食品、海伦司、奈雪的茶等。
而近半年来,除前述已披露招股书的6家餐饮企业外,另有蜜雪冰城、老娘舅等多家企业也已进入上市辅导期或披露IPO计划。
疫情之下,餐饮企业扎堆上市,一方面与后疫情时代市场格局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与餐饮企业抵御风险和谋求发展有关。
受疫情持续影响,国内餐饮业遭受重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收入为39527亿元,下降16.6%,餐饮业营业额为6037.26亿元,同比下滑7.9%,为十年来首次下滑。
具体到企业,受疫情影响,2020年,捞王55间餐厅暂停了至少10天经营时间,92间餐厅暂停了至少20天店内用餐;成本增加,导致客单价从123.7元上涨到128.1元;翻台率由每天3.0次下降到2.5次;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上涨8.9%。
绿茶餐厅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跌9.6%;第一季度停业31至69天的餐厅达到40间,有停业影响的餐厅共计140间。
“没有疫情的话,我们觉得自己是现金流行业,但疫情对我有很大的触动。”曾经坚持不上市的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曾对外表示,公司确定要融资,要进入资本市场,要把资本的能量用起来。他表示,其实自身的力量有限,(企业)想有大的发展,还是要用资本的力量。
不过,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上市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上市之后,公司的受关注程度将大大提高,公司更需保持核心竞争能力以及整体的战略布局思维。“企业上市之后,仍将面临门店运营能力、管理人员储备、供应链完善等多方面的挑战。”
封面图来源于Pexels
关键词: 餐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