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报!全球乐坛喜提“文艺复兴”,流媒体开始老龄化?

今年的全球音乐市场,有点“文艺复兴”的味道了。

4月,BIGBANG回归,发行四年来首支单曲;5月,肯德里克·拉马尔(Kendrick Lamar)回归,发行了六年来首张新专辑;6月,山下达郎回归,发行了十一年来首张新专辑;7月,周杰伦回归,发行了六年来首张新专辑;8月,中森名菜回归,开通个人社交账号;9月,蕾哈娜(Rihanna)回归,预定明年的超级碗中场秀,并将举办巡演;10月,老牌流行朋克乐队Blink-182官宣经典阵容回归……


(资料图)

十年前,碧昂斯(Beyonce)在纪录片中抱怨,“人们都不出专辑了,只是一首接一首地发单曲,热一首发一首。”这一现象,如今仍然存在,甚至有强化的趋势,但与此同时,碧昂斯自己的专辑仍然为听众所追捧,而她时隔六年发行的新专辑就命名为《文艺复兴》(Renaissance)。

碧昂斯新专辑黑胶

这种现象或许只是偶然,但“文艺复兴”背后,我们也看到,复古、复兴等词汇越来越频繁的出现,老一代艺人表现出了强大的韧劲,新歌越来越“难听”的同时,老歌也越来越火。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流媒体也开始老龄化了。

Z世代引领“摇滚复兴”

今年年初,一家音乐数据分析平台Viberate基于5万艺人的数据分析出了这样一个趋势,预测2022年是摇滚复兴之年

理由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年轻艺人选择摇滚乐作为自己的创作灵感,比如19岁的奥利维亚·罗德里戈(Olivia Rodrigo)。另外,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月光乐队(Måneskin)走红,也吸引了很多年轻听众,甚至有媒体喊出了“华丽摇滚复兴”。

相关阅读:没想到,意大利人把华丽摇滚给复兴了

复兴的不只是华丽摇滚,也有朋克。不久前,Blink-182宣布重组经典阵容,在社交网络引发了不小的轰动。随后,“德国朋克教母”尼娜·哈根(Nina Hagen)宣布将发行2011年来的首张新专辑。

去年至今,机关枪凯利(Machine Gun Kelly)、奥利维亚·罗德里戈(Olivia Rodrigo)、黛咪·洛瓦特(Demi Lovato)和 薇萝·史密斯(Willow Smith)等不同风格歌手对流行朋克的“致敬”,让流行朋克卷土重来。

过去这大半年来,摇滚乐到底有没有复兴不好说,但“摇滚风”倒是无处不在。

今年7月,韩国女团NewJeans发行首支单曲《Attention》正式出道,《Attention》的MV一开始的场景,便是几位成员走进一家Live House去看乐队演出,影像里弥漫着一种显而易见的摇滚气息。

《Attention》MV

无独有偶,两个月后,BLACKPINK发行新专辑《Born Pink》,也加入了“摇滚风”,《滚石》杂志评价《Born Pink》称“这个世界上最火的女子组合带来了高冲击力和激烈的摇滚歌曲。”

早前,一位韩国贝斯手因为英俊的长相而在中国社交网络里走红,这位名叫李周演的贝斯手来自JYP去年推出的乐队xdinary Heroes,从偶像男团到偶像乐队,韩娱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时下年轻人的一种“趣味”。

李周演

这种“趣味”的蔓延,跟短视频息息相关。Viberate的数据分析里提到,TikTok等社交平台上的年轻用户把标榜摇滚视为一种彰显个性的新方式。在说唱(Hip-Hop)和雷击顿(Reggaeton)泛滥的当下,会弹吉他显得更有个性。

纽约佩斯大学的一篇学术论文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篇研究摇滚乐和Z世代关系的论文,得出的结论是,因为TikTok,Z世代确实正在拥抱摇滚乐,尽管他们更多视之为一种氛围或情绪,而且对于曲风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实际上,大量的报道都曾告诉过我们,Z世代对于曲风并不像老一代听众那样有那么多“执念”,平均每天催生四首的短视频平台,随时可能改变年轻人的趣味。这不,去年一首City Pop老歌因为短视频大热,Pitchfork曾预言2022年属于City Pop。

停不下来的“复古”

“是年轻人们把中森名菜带回来了。”今年8月,退隐多年的中森名菜宣布回归,一篇报道提到,近年来掀起的复古潮流,让全球年轻人们为中森名菜着迷。报道中提到,在中国,不少年轻人模仿中森名菜早年的穿着。

中森名菜回归的第一件事是在社交平台上开设了个人账号,并发布了公开信,这一封公开信已经为她积累了将近50万粉丝。

山下达郎的回归也可以视为对“复古潮流”的一次响应,年轻人们通过互联网“考古”,带动了City Pop的兴起,同时也让老一代音乐人们受到年轻一代的关注。

在新专辑《Softly》发布前夕,山下达郎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前几年他在东京涩谷碰到一位20多岁的外国年轻人,对方让他在一张1978年发行的专辑上签名。“我问他是如何获取相关信息的,他说从网上。这可真是个奇怪的时代,但我很感激。”

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时代。每天有超过10万首歌上传到流媒体平台,但排行榜上的主旋律却是“复古”。音乐平台上的流量担当如威肯(The Weeknd)和哈利·斯泰尔斯(Harry Styles),都在模仿过去,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合成器流行(Synth-Pop)、迪斯科(Disco)和放克(Funk)无处不在。

有人说这跟新歌普遍都比较难听有关,年轻人只有足够特立独行才能在社交平台上呼风唤雨。但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传播,也让听众更容易接触到过去的音乐,甚至,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在同龄人听老歌本身就很特立独行。

并拿来比较。停不下来的复古潮流似乎在提醒我们,比较来比较去,人们越来越笃定,情歌还是老的好。

毕竟,大多数人听歌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这种需求有时候并不会被时代改变。Spotify经过对用户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如今的14岁听众仍然很喜欢Radiohead的《Creep》,就像他们父母亲14岁时那样。

在手机里听实体唱片

这个时代,对行业影响最大的复古潮流无疑是“黑胶复兴”,它不但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也改变着产业结构。

黑胶复兴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劲,或许是因为,黑胶不只是唱片,更是围绕唱片所建构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从听觉和视觉上定义了一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精神角落,让在数字世界里疲于奔命的人们为之神往,以至于,借助新媒介,实体唱片正在以另一种方式跟我们建立联系。比如在手机里听实体唱片。

一位00后读者告诉新音乐产业观察,在短视频里听歌成为她的一个新爱好。在她看来,与杂乱的音乐平台相比,这种聆听方式既静心,又有所得。

在微博、小红书或抖音等平台上,你会看到不少音乐博主播放磁带或黑胶给大家听,小红书上一些热门放歌博主的粉丝量超过10万,高过很多同平台上的知名艺人。这是一种新的内容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这无疑跟年轻人们对于实体唱片时代的好奇有关,在迅息万变、热歌当道的互联网上,在手机上听实体唱片成为了一种感受岁月静美的“仪式”。数字和实体就这样建立了一种奇妙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在影响音乐市场。

今年年初,媒体大谈“CD复兴”,分析个中缘由,得出一个结论,还是靠短视频。短视频花样百出的病毒式传播,把“听实体唱片是一种很酷的生活”植入到年轻人的心智里。在短视频里晒唱片、晒唱片墙、晒唱片封面的人们刺激了消费者对于实体唱片的需求。

相关阅读:黑胶复兴的势头,连PS也挡不住了

大牌艺人们也把短视频当成了推销实体唱片的工具,泰勒·斯威夫特和碧昂斯宣传新专辑,不说别的,直接上黑胶。

不只是黑胶,磁带和CD也因此收益。前不久,《财富》的一篇文章称,有迹象显示,Z世代的复古热将让磁带成为“黑胶复兴”的继承者。

流媒体开始“老龄化”?

今年9月底,全球最大音乐流媒体服务Spotify发布了一个数据,“自2020年以来,在我们的全球每周最佳歌曲排行榜中,老歌所占的份额增长了155%,截至2022年,几乎三分之一的排行榜歌曲都是老歌。”

数据来源:Spotify

Spotify所分析的“老歌”,指的是catalog tracks,通常是发行超过18个月的歌曲。

这个趋势并不让人意外,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听众最喜欢的十大音乐品类里,1970-90年代的歌曲位居其三,其中1990年代的歌曲高居第三,1980年代的歌曲也高居第四。

数据来源:IFPI

也难怪现在的乐坛顶流们都在向八、九十年代致敬,他们不过是在有意无意地迎合“复古潮流”。

对此,行业研究机构MIDiA的顾问克里斯·达克拉尔(Kriss Thakrar)认为,这跟流媒体用户的老龄化有关。“流媒体平台的受众正在变老,所以听音乐的习惯自然会偏向老歌。”在版权服务平台Synchtank的一则报道中,达克拉尔分析,Spotify的核心用户群里,35岁的用户是25岁的两倍,用户行为必然发生变化。

但达克拉尔也说,如今的年轻听众也倾向于听老歌。

为什么听众会偏爱老歌?一位音乐制作人给新音乐产业观察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如今的新歌越来越节奏化,结构上也越来越不拘一格,旋律性越来越弱,节奏能够快速调动听众情绪,带来流量,却不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娱乐版权代理律师乔纳森·拉尔(Jonathan Larr)则将此归咎于唱片公司的“数据化造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唱片公司对数据的依赖导致新人新作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更少的人听新音乐。”

在拉尔看来,数据至上的法则让新人们失去了惊喜,也让一些可能会给人带来惊喜的艺人没了机会。拉尔说:“放在过去,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数据化造星,我们会错失很多独具魅力的老艺人。”

传播渠道的变化也有影响。音视频流媒体、短视频、社交媒介所建构的一体化网络传播为自带情怀属性的作品或艺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流量场”,这让王心凌一夜之间红遍全网,也让凯特·布什的老歌可以一天登顶全球热门歌曲排行榜。

相关阅读:一部豆瓣评分9.4的热剧,让她又火了

Spotify的报告则指出,随着视频流媒体不断加强原创内容的投资,影音同步授权(Sync)变得越来越重要,视频流媒体的热剧带动了老歌的传播。在影音同步授权的歌曲走红之后,歌手的其他歌曲播放量平均增长109%。

一位音乐唱片的主理人告诉新音乐产业观察,相比过去,音乐的变现模式更加多元化,除了流媒体,短视频、K歌、直播、商超、综艺等都有版税收入。“只是有一些渠道,比如直播,版权管理还不够规范。如果新媒介的版权体系越来越规范,理论上说,版权可以获得更多收入。”

这正是版权市场近年来水涨船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版权有了更多的使用场景,而老歌需求的不断增长,又吸引了资本们的哄抢。过去两年来,鲍勃·迪伦(Bob Dylan)、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夏奇拉(Shakira)等歌手都高价出售了各自的版权。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也在排队中。(因为“内讧”暂时停滞)

不久前,新加坡公司Prime Asia Asset Management推出了一个名叫Blackx Music Fund的音乐投资基金,首次募集的资金超过1亿美元,用于购买亚洲地区的老歌版权。看起来,音乐版权的淘金热仍将继续下去。

一位音乐公司高层直言:“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在他看来,推动优质新内容的生产才能维持音乐行业的活力。但另一方面,年轻人们有自己的玩法,他们通过短视频、直播和游戏积累大量的粉丝,并把自己的作品面向粉丝直接输出,未来甚至可能会依靠所谓的Web3,打造“个人经济体”。以个人为单位的创作、传播和消费,并不太遵循所谓的“行业标准”,很多传统观念仍然将受到冲击。

而那些坐拥海量活跃年轻用户的平台,则开始冲击传统音乐流媒体平台的市场,首当其冲的就是已经推出了流媒体服务的抖音。这些微妙的变化预示着音乐行业或许正在一条新的发展通道上,至于未来通向何方,答案在风中飘荡。

关键词: 中森名菜 年轻人们 文艺复兴

推荐DIY文章
天天快报!全球乐坛喜提“文艺复兴”,流媒体开始老龄化?
世界资讯:双十一,老罗想要带动“直男”不容易
A股港股齐跌,机构建议枕戈待旦
热点聚焦:基金自购大潮来袭,大规模自购下到底该怎么办?
抖音电影票上线,为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再添一把火
康华生物最新公告:三季度净利1.68亿元 同比下降49.38%
今日播报!顶流基金经理调仓:次新股、“冷门股”受青睐,业绩不佳的遭减持
焦点热文:公募FOF满五年!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积极布局养老产品
当前要闻:丰安股份IPO成功过会:小而美的齿轮细分领域龙头
户外电源“爆燃”隐患的背后:行业如何规范?
春光药装、丰安股份、瑞奇智造北交所过会: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每日热点:研报淘金丨寒潮来袭,冬装股蓄势待发,你的羽绒服准备好了吗?
【独家焦点】双11“暗战”:巨头拆墙,B站首次出战
焦点热议: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7.29
全球热门:平安消金新董事李佩锋资格获批,曾因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遭网信办通报
当前热门:上海银行拟发行300亿元金融债,30亿元用于支持房地产并购项目
精选!中式餐饮上市难 多品牌IPO之路“卡壳”
环球简讯:“加息潮”下全球最热楼市都在降温?
视讯!2022年全球钢材需求预计下降2.3%
消息!美媒:欧洲能源危机明年或更糟糕
国产特斯拉全系降价,最高降3.7万,网友:愣着干嘛,维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