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察:《交易员的自我修养》——个人职业发展与公司盈利

这次准备是开写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就叫《交易员的自我修养》,所有的文章都会发布在我自己的帐号下,不关注专栏应该也能看的到。


(资料图片)

一方面这个系列呢是写一些我自己交易当中的感悟和想法,一方面也会分析讲讲其他人以及这个行业的事情。

前阵子在家里回味周星驰早期的电影,真的觉的拍的很好,小时候不懂人情世故看了是一阵欢笑,现在长大了再看一遍即有欢笑又感到悲哀。刚刚大学毕业,家里又没背景,初入社会时穷屌丝样就跟电影里情况一模一样。这个标题也是受到了《喜剧之王》里那本演员自我修养的影响,哪怕再苦再累,梦想总要坚持,再多挫折再多无奈,要相信总会有一天,有个平台会让你展示才华。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也真的是没有方向,那时候大部分人是选择了计算机行业,学编程在那个时候特别火。我自己这个人呢,是很不喜欢凑热闹的,也特别不喜欢追风头,我喜欢往刚刚新出的新鲜事物而又没有人发现的这种地方去。辣个时候啊,接触了股票,去了证券公司,后来又接触到了期货,觉的期货很合我胃口啊。行业刚刚起步,玩的人少,但是前途又无限好,想想国外的资本市场里期货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又是金融高收入。

然后我就跳坑里去了。

——————————————————————

其实做交易员这个工作和公司商业运作是互相矛盾的,就好像是乐队想要写出好的歌曲,就不能受到唱片公司的影响,一旦乐队被商业公司操控,去搞各种宣传广告活动,那基本出来的专辑质量就直线下降。

更不要谈是在国内这种情况,中国期货业最早是从1992年到1993年这个时候开始的,之后是经历了疯狂的10年,直到证监会出来大力整顿。所以其实要算的话,从真正能培养出交易人才的角度去看,应该是从2002年开始。

2002年到现在2016年,也就是14年左右的时候。按照美国的资本市场历史来看,14年的时间足够你赚钱和个人发展,但是好像还不够出现超级稳定且强大的交易员以及超级庞大的航空母舰私募基金。

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交易水平的成长是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发展的,无论你个人多厉害多牛逼,整个社会的层次没有上去,你的能力也是无法得到更高的提升的。之前有人在群里讨论外汇市场,我就说外汇市场很难很难,几乎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能盈利,我也询问了在外汇经纪公司工作的妹子,她也告诉我确实是,她公司里的客户基本都是输钱的,好像没碰到几个赢的,有赢的也只是一阵子赢钱。这种情况我不意外,因为外汇市场国内根本就没有开放,外汇的发展基础也比期货和股票要差的多,加上时间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孵化出强大的交易员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很多人就觉的,我做交易,单打独斗就好了,我只要每天干好手里的事情,做好复盘,盯好行情就好了。我管那么多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干什么,反正我赚到钱就好了啊。

其实不是的,我早年也是这么认为,但现在明白,个人的发展成长是绝对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发展的,也是离不开一个好公司的培养和师父教授的。

—————————————————————

职业交易员的成长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他就跟一个伟大的书法家、画家、音乐家一样,要自成一派。

我们现在学的这些理论,道氏理论,波浪理论,蜡烛图,均线理论或者你们喜欢的缠论,这些理论都是不完善的,虽然是很优秀的理论,但是并不完善。当然也很难完善,因为市场没有尽头,你也不可能站在上帝的角度去看到每个交易者的方方面面,所以这些理论是不可能解决所有你在未来市场行情里面遇到的问题的。

这个就跟老中医学古中医一样的,熟读《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并不能马上就让你成为一个高明的中医,如果你直接按图索骥,那估计还会医死人。因为古中医理论他其实也是一个对于过往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他对于人体和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研究也是不完善的,古中医并没有把所有的人体问题都搞明白,虽然古中医已经是非常博大精深,深厚无比了,但仍然有很多漏洞。所以高明的老中医都是对于古中医理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这套见解是自己常年在行医过程中逐渐完善的,通过实践去修改理论的错误,进而创造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论。用哲学的话说就是要“辩证”的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一概而论。

所以很多新人我看到,他们学了理论以后就直接依样画葫芦,去像学数学、物理、化学一样的套用公式,事后用的亏钱了再反过来讲,这理论坑人,这理论骗人的。市场是一个不可证伪的地方,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对或者一定错,所以不能用你在学校里面的那一套标准去衡量。

——————————————————————

在数学、编程、物理化学里是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或者是有一个解的,总之是可以量化,可以明确衡量的。但是在人类的内心里,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是无法衡量和量化的,所以由人类内心所组成的市场也是没有标准答案,也无法绝对量化衡量的。

人类的心理只有偏好,只有我喜欢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在人的内心与外界的互动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偏好。

就是我前面讲的,交易员的成长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你可以走文科路线,往哲学,行为金融学,历史,心理学去发展,也可以走理科路线,往编程,数学,物理学,金融工程学去发展。

什么样的路子他都有人做成功和做大的。关键是认清了自己所学的东西是符合自身条件的,是符合自己内心的偏好的,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理论与自己的独特见解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的套用公式。如果当年师从卡尔波普的人是彼得林奇,那么很可能彼得林奇就没有那么顺利的发展成长了,他或许没办法适应的了哲学的那种套路。

很多人讲许多高手都不谈论具体的方法方式。其实我觉的这么做没错的,跟新人谈论具体的方法方式其实就是害新人。我对你又不了解,我又不认识你,我又不清楚你的心理素质怎么样,理解能力怎么样,我怎么教一套适合你的方法?

我原本有写具体的方法,现在是不敢写了,写了后很多人开始依样画葫芦,或者是认为这是无上宝典,是最好的。每个人内心的偏好都是不一样的,强硬的生搬硬套别人的思路是会害死自己的。

包括讨论理念其实也是很有限的讨论,每个人对于交易的理解层次都是不一样,有较深刻理解的人说的话让新人听了就感觉云里雾里。知乎上接触了很多人拿着自己的交易系统或者对行情的理解跟我探讨,我讲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一时半会儿无法理解的,完全超出自己的思维层次的,压根没想到应该往这方面去看问题。在交易初期我们都是属于闷在鼓里,在没有捅破那层薄纸的时候,是完全无法理解外面的情况的,只是闷在鼓里瞎折腾。

又比如,有时候我文章评论里经常会出现经典的语句,什么交易和心理是没有关系的,方法牛叉就好了,例如不要把交易想的那么困难复杂,交易很容易的事情,什么交易就是单纯抛硬币左右55开,什么我每天认真看盘看书再认真学习网上的大神就能进步了和天赋没关系的。

所以交易界早前有句话讲的很好,刚开始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点入门了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深入了后又是看山是山看水还是水。

——————————————————————

那么公司的经营与利润就又是另一回事情了,如果说交易员是乐队,那么公司就是唱片经纪商。只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存在的公司,他的任务就只有一个,赚钱,在越短的时间内赚取越多的钱就越好。

而国内的社会风气和市场环境,就目前来看是相当糟糕的,非常的急躁,像是苍蝇一样乱窜。因为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机会很多,很多人可能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抓住了机会就一波富起来了,富起来以后他们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理想,整天就是炫富游玩,那么势必其他人看了就很眼红。

恰好,二级市场交易又非常符合这个心理,你急躁是吧,想要一夜暴富是吧,二级市场都能满足你。不要说很多开公司的老板是这种心理,就连很多入行的交易者也是这种心理。

从我自己的经历去看,国内私募老板大部分这么几种,

1、搞配资的,常见于南方一带,像温州啊,福建啊,广东啊。基本家里都是经商的,很有头脑,家里亲戚朋友邻居都是大户,借个几百万连借条都不用写的,非常团结。像这次宝能的姚振华,他就是潮汕帮的,那里的风气就非常讲义气很团结,借个几亿都不是回事。

2、做实业生意发家的,这类老板大部分在期货品种相关行业有过经验。比如搞化工的,搞建筑项目的,或者是做贸易的,等等。在实业发财经商是很辛苦的,这种辛苦是指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辛苦。虽然交易员精神上辛苦,但是肉体上轻松啊,来钱又快,哪里像实业要一个合同一个合同的搞。所以大部分实业做过的人看到还有这么轻松的行业可以发财,马上就眼红了。实业做着做着就不搞了,玩交易去了,反正本来他们也就是为了投机赚钱,又不是要搞成上市公司,索性就自己开公司做交易了。

3、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银行,保险,信托出来的,大部分人是原来公司的高管,每天各种大户赚的盆丰钵满见的多了,自己呢就拿点蝇头小利,别人赚10个点,我就拿0.5个点,虽然比起普通行业已经是很多了,但是人和人一比就不对了,觉的自己永远是打工的。凭着自己在行业内的关系和积累,出去开个私募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4、暴发户,就是疯狂痴迷交易。我们听说过武痴,花痴,白痴,自然也有人对交易这件事情到了痴迷的地步,走火入魔不能自拔。以前可能是搞房地产的,可能是开桑拿房的,可能是挖煤矿的,反正自从碰到了交易就觉的相见恨晚。他们开公司不为别的,就是纯粹喜欢玩,就跟我们玩游戏搞个俱乐部一样的,碰到牛叉的高手那自然各种崇拜,喜欢的不得了。我家楼下有个暴发户很喜欢交易,虽然我不是高手,但一听说我是职业交易员,立马言语就各种崇拜之情油然而生,还让他儿子像我学习。

可能还有更多,但我目前碰到的几个比较经典的就这么几种,估计更多的还有那种做了几年交易小赚了 一笔就自己开私募的,这种也是非常的多,但大部分都不成气候,既没实力也没经验。

所以我认为,除了极个别交易做的非常好,又有钱,又有耐心去培养下一代的人出来开私募,基本其他的人来开公司搞私募都是对交易员的个人发展极为不利的。哪怕是靠交易赚到钱的,里面的水分也是大的很,有些人是靠交易所漏洞发财的,有些人是短时期重仓一波的,有些人是内幕交易的,或者是内部PY交易一起打盘口,这些赢到钱的人,都要排除在真正高手的行列之外。他们不是靠真实的水平在市场里盈利的,自然也无法对培养下一代有什么好的作用。

————————————————————————

前面我讲到,交易员的个人发展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他是不能系统的培养的,是无法像培养柜台员工,培养财务,培养码农那样大规模流水生产。不是你看几本书,写几行代码就能成气候的。并且培养一个交易员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是比其他行业的人要大的多的多。

一个财务,你把会计上岗证书考出来,随便哪个企业你写几本帐,基本不是太高端的公司,你都能去做的,赚取正常的工资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一个交易员,他在初期非但不能帮你赢钱,还要亏掉你很多钱。并且他成长的速度和路程不是线性的,不是像经验越丰富,时间越长就越厉害,而是像武林高手这样,要突破层层瓶颈,还要高人点拨加江湖行走才能长成大器。不成气候的交易员没有半点用处,一旦成了气候就只手遮天。

上面我例举的几种老板,他们大部分是对交易这个行业和交易者并没有很深入及全面的了解,自然也并不懂的如何培养和选拔交易人才。

很多公司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无非这种模式,大规模海选,弄几套题目或者模拟盘让你做做,成绩优秀的留下来,然后发放小部分资金让你操作,并且清一色的只看盈利多少,而不关心下单的过程及交易员下单的理由。最后赢的最多的留下来,胜率高的留下来给大资金,然后亏回去,再把这人辞退,再进行大规模海选。即使能找到几个像样的,之后交易员也会因为自己赚的挺多就辞职自己干去了。

并且从交易员个人的成长来讲,注重绝对盈利和与其他人相比较成绩是非常坏的习惯。我们在普通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去和其他人比较的,或许比较了后还会促进个人上进心,但是交易里每个人的操作模式都是很"个性化“的,没有哪个人的方式或者见解是最好的,只有自己的内心的“偏好”,我觉的这样操作是对的,或者我觉的这样操作是利益最大化。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相同的市场行情多少人看就有多少种理解。

交易者之间是无法相互比较的,交易者只能和自己的过去比较。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格和周期,相互比较只会抹杀互相的优势,如果老板或者上级不能站在交易者本身的角度去看待他的交易策略和风格,那么任何的比较与评判都是无意义的。

而现在社会上的大部分“私募”公司,根本不关心交易员的个人状况与心理路程,他们只关心你能不能帮公司赚钱,他们认为交易员就应该和正常的普通员工一样,我招你就是为了替我干活替我赚钱,你个人水平提升与职业发展和我无关,我也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

在他们眼里,能在短期内赚钱,且赚的越多钱的交易员就是“好”的,而短期内赚不到钱的,或者赚的少的就是“差”的,殊不知,对于某些中线趋势交易者来说,行情就是一切,他们需要时间去等待耐心捕捉那一轮行情,而市场没有机会出现之前,他们是没有办法获得大利润的。

在交易界里也压根不存在稳定盈利,无论各种方法策略都有亏钱或者赚不到钱的时候,能做到最好的人就是在没行情的时候休息,有行情的时候全力的去赢。

所以想要评判一个人的交易水平与素质,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从他个人内心状况去评判的,不可能仅仅几把模拟或者试题就能看出来。一个交易员能否成长成超级大牛也是有一定概率的,大部分哪怕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基础,要成长起来也是有一定概率,不是想像中的像产品流水线那样顺畅。

————————————————————————

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很多人进了私募,原本是想要提升自己的水平能力顺带还赚钱的,但结果是染上了一身坏习惯。

特别是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没有很多的优秀老师来教你。我在刚进入交易行业时,我也非常梦想能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来给我带路。现在想想我真的是太奢侈了,大部分所谓的“老司机”连自己的温饱问题才刚刚解决而已,自己的存活都还是个大问题,更不要谈对市场有多少全面深刻的理解,还要能耐心的传授点拨你。

大学刚毕业的我把这个行业想的太简单了,以为总是能有老司机可以带带我的,或者公司愿意培养我的。其实这个行业自己还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普罗大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哪里有时间精力来管你这个新鲜韭菜。

我们入行的人真是不容易,这不容易在于没有人带领你前进,大部分的东西都要你自己构建。真正优秀的好私募公司极其稀少,厉害的老司机还要少,所以入了这行的人都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做好我不是那个“幸运儿”的准备,在迷茫的时候可能是没有人会来告诉你应该怎么怎么做的,你亏了一大笔钱后,你的父母也是没有办法帮你把钱要回来的,可能也没有人会来安慰你不要难过或者怎么样的。在你输光了钱以后,你会面对的只有社会的残酷和歧视。

交易员这个职业也没证书或者给你颁个奖状什么的来证明下你的能力,不能赢钱跑到哪里都没有人会要你。随着年龄的增长,28了,30岁了还没能怎么赢到钱,这时候没有其他一技之长再想转行都很困难。

——————————————————————————————————————

我觉的应该要给我们选择了交易行业的人搬个奖,叫最佳“抗坑奖”,因为这个行业无法证伪,你怎么说都是可以的,所以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出来装大神,手把手教你如何刷钱。而真正有水平的人说的话,新人又压根听不懂,完全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东西。

什么是好的老师,好的老师在你迷茫的时候点拨你一下,在你输钱或者赢钱产生情绪大波动的时候反向的调节你一下,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你什么是坑什么是可以尝试去做的。而不是告诉你哪个点位进去哪个点位出来。

什么是好的公司,好的公司就是即要公司成长也关心你的个人职业发展,不关心短期成绩而关心未来的空间。如果下决心要开私募公司,那就是为了要干大事情的,如果还是整天为了那么几个点的盈利跟你斤斤计较是肯定搞不好的。

要找齐这些东西非常困难,几乎是碰运气,几百万个人都觉自己的是千里马,伯乐就那么几个,所以我觉的我们还在行业里的真是要做到“且行且珍惜”,如果今天你赢钱了,好好感谢你的运气,但不要骄傲膨胀,否则苦日子马上接踵而来,如果输钱了,也完全不要灰心放弃,因为大行情可能马上就要来了。

就像周星驰《喜剧之王》里的那个小演员一样,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欣赏你,没有人给你机会,也没人教你应该怎么做,辛辛苦苦认认真真演了老半天连个盒饭都不会给你。但你还是要很认真很努力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要放弃很多东西,才有可能等待到某一天行业迎来了大发展,终于有了贵人欣赏你给你个机会。

————————————————————————

褚时健老先生有段采访讲的很好:现在社会上太多人这么想,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40来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当你抱着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着一点。

我们开始时,眼前是一棵这么高的小树(伸手在膝盖的高度比划),还有满山红土。我开始也急,也想马上成林、马上有利润,种了两年树,还是满山红土,(橙子销售)到了2007年还不好办。但是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现实教育我们,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肥料、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年见成功。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

关键词: 交易员的自我修养个人职业发展与公司盈利

推荐DIY文章
环球观察:《交易员的自我修养》——个人职业发展与公司盈利
卧龙电驱为特斯拉提供的业务是什么 卧龙电驱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集度领先特斯拉一代是真的吗 集度汽车在自动驾驶方面表现如何?
特斯拉撞飞儿童身材假人是怎么回事 特斯拉完全驾驶系统安全吗?
Lucid亚利桑那州工厂建设情况如何 Lucid亚利桑那州工厂三期什么时候动工?
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是怎么发展的 美国为什么没能实现产业化?
液晶面板制造商一直在减产 但其产量仍超过电视品牌供应商需求
【全球新视野】银行板块涨1.75% 兰州银行涨5.58%居首
全球快看:软银再现历史级巨亏,孙正义“愿景式”投资迎终极考验
快看:张朝阳:我已经彻底重整价值观
环球观点:Instagram啃不动短视频
全球热推荐:当啤酒没酒精,谁还愿意买单?
快看点丨小鹏智能驾驶致命车祸:高速撞向静止车辆,光线良好,系统里里外外失效
海南符合哪些条件的滞留旅客可以安排返程 海南中高风险地区滞留旅客能返程吗?
奥美医疗员工中毒事件再发酵 中毒原因系吸入四氯乙烷导致
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 教育部开展第16次校外线上培训巡查
环球精选!小龙早参2022.08.11(四)不许繁华老此生
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降 市场近九成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
A股剧烈震荡加快基金清盘节奏 今年清盘基金平均存续3.4年
网传多位基金经理因做场外期权被查 多位内部人士进行否认
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宣布涨价 理由一致指向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