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银行理财跌了个稀里哗啦。
哪怕是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净值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调甚至破净。
对很多风险偏好较低的人群而言,近几天可能全程满脸黑人问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什么银行理财还能亏钱?
银行理财不是保本保息的吗?
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银行理财和债券的事。
首先明确一点,银行理财早就过了保本保息的时代。
之前大伙可能还不清楚,不过这几天过后,应该都刻骨铭心的体验到了。
跟不上时代的版本,被时代吊起来毒打是必然的后果。
第二个点,银行理财最近为什么这么惨烈呢?
其实吧,一定程度上,银行理财和基金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一揽子资产”。
无非是(股票型)基金以各类股票为主进行“打包”,而(低风险)银行理财打包的主要是各类债券和存单。
(股票型)基金的底层资产以股票为主,(低风险)银行理财则是以债券为主。
OK,现在我们就要说到本篇的主角:债券。
近来银行理财的回调,其主要原因就是债券价格的下跌。
而债券价格前几天猛的下跌,则是因为(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疫情管控边际宽松的20条和救助地产的16条政策。
要捋顺上面的问题,需要先理解一个有点绕的概念:
债券收益率和债券价格是负相关的。
债券价格下跌,则债券收益率上升;债券价格上涨,则债券收益率下降。
猛一看可能不好理解,举例说明下就懂了。
比如债券A,算上利息按到期102赎回,
那么如果你是以100的价格买到,这时到期收益率是2%;
而如果债券价格跌倒99,那么对应了到期收益率3.03%,我们可以看到债券价格下跌,而债券收益率提升了。
那要是以101的价格买到呢?到期收益率就只有0.99%,显然可以看到,债券价格上涨,但到期收益率却下跌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哪有憨憨会用101买到期102的债券?收益率太鸡肋了。
对,如果你知道某个资产是鸡肋,那你很可能就不会买了。但这个“价格101,到期按102赎回”的鸡肋债券披了个马甲——银行理财,然后大伙真就不认识了。
不知道自己到底买了个啥的憨憨,因为从来没看过底层资产和其逻辑,然后拿着拿着、买着买着,就成了吃到这波跌幅的苦主。
说到底,银行理财保本保息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所以说,投资有风险,现在银行理财也要谨慎。
至少,怎么着也得弄清楚自己买的产品的底层资产。
比如买银行理财,债券存单这些底层资产的走势多少得了解些,不是说了解到多精通去做超额收益,而是雷快要劈下来的时候要知道躲开。
在不乱搞金融创新的前提下,低风险银行理财(R1,R2)只是能确保底层资产里没有牛鬼蛇神(比如有破产风险的企业的企业债),但对于债券这整个一大类的价格变化趋势,还是得自己盯着点。
再比如买基金,底层资产的股票也要知道个大概,新能源板块、煤炭板块和医药板块,明显逻辑和走势是不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前几天债券价格Duang的巨震?
债券价格又为什么处在“高位”呢?
穿透底层资产后,我们应该明白了这点:用101的价格买到期102的债券很不划算。
那之前到底是谁把债券价格从90几一路买到“101”的高位呢?
这里就要说到大类资产了。
外汇和商品(期货),这两类常常伴随着高杠杆,这里就不提了。
就说债券和股票这两大类资产。
当货币政策宽松(放水),除了现金外,总有一部分要流入金融市场。
而在经济肉眼可见的不好而且预期可能更差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盈利不乐观、前景扑朔迷离,股价很容易承压。最典型的就是年初那4个月,大范围一泻千里,跌个三分之一甚至腰斩一点都不稀罕。
与股票相比,债券就稳多了,于是放水的热钱接连涌入,债券价格因此被推高,相对应的收益率下跌,从3.5%跌倒3.1%,再跌倒2.8%再往下跌。
这时,你别看收益率往下跌了,但是债券价格本身是在上涨的,(跟股票一样)债券也能通过价格变动赚钱,而且赚这个钱的人还不在少数。
但是你要知道,价格越高,就需要越多的钱来推动继续上涨,可股价有故事的话可以涨到太空去,但债券不行,到期102的债券你103买,到期收益率是负的。
而且,债券价格越高,收益率越低,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一些事情(转折点),导致别的去处(比如股票,再比如实体经济)有了一定的投资价值,那之前挤进来买债券的钱就会跑路,体现为(收益率上升但)价格下跌。
对应最近,发生的事情就是核酸防控的放宽和对地产的救助,防控放宽了,预期人员流动起来经济活跃起来,银行敢放贷生意人愿意多借钱,上市公司的股票至少部分板块也能看到希望了,那谁还会守着债券(价格“高位”)那可怜兮兮的一点收益率?
如果没记错的话,前一阵是债券类产品的发行募集的一个高潮。
抢着买的时候,不能说全是击鼓传花吧,也至少是强弩之末。
这跟今天教育部发文要及时淘汰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点不展开说了,有空去瞅瞅大猛子前几期养伤期间发视频都委屈巴巴的表情就知道了。
话说回来,最后再总结三句话:
一是保本保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二是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搞清楚底层资产及其逻辑);
三是,高增长已经过去,要匹配自身风险偏好的同时,放平预期。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容易钱好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得多练内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