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什么并不取决于别人,甚至不取决于你所在的环境,而是取决于你自己,这和你是否拥有“确信”的习惯有关系,和你是否拥有“内心信仰”有关系。如果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心,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个全新的思维方式中的一种就是“确信”,就是信仰与敬畏。
春暖花开
(资料图)
太阳把阳光洒在大地,它并没有决定在哪里撒得多一些,在哪里撒得少一些。每个人能够得到多少阳光,取决于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坐在屋檐下,能够得到阳光照射的机会就会少,如果我们站在阳光下,阳光就会照耀在我们的身上。所以不是太阳有偏爱和不公平,而是人自己的选择决定了获得阳光的多少。冉江仁波切讲授的这个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得到什么并不取决于别人,甚至不取决于你所在的环境,而是取决于你自己,这和你是否拥有“确信”的习惯有关系,和你是否拥有“内心信仰”有关系。
在不丹静修之前,我还不能够理解“转世”的真谛。占祥问了一个问题,让我恍然大悟。占祥问的是:如何衡量仁波切的水平高低?乌金堪布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奇特,在他的经验里似乎从未想到过这个问题,从来不存在评价上师的观念。
我在惊讶乌金堪布如此回应的同时,忽然明白了这里面深刻的奥妙。在不丹,人们相信佛法、相信上师、相信轮回,这种确信的心态,可以使人具有敬畏之心、敬仰之心,从而获得安静和圆满。
占祥所问问题的答案,让我理解到一个重要的观念: 内心的信仰,让人可以拥有确信的心态,从而获得安静和圆满。
我们之所以这样焦虑和不满,之所以这样不安,正是因为我们不懂得这个观念。相反,我们总是质疑、抱怨、挑战权威并自信和无所畏惧。我们相信科学是认识世界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推崇挑战权威的行为,对于怀疑与质疑的精神持有认同和赞赏之心。
科学的确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但是如何认识心、认识人的本性,如何让心安静且祥和?
科学似乎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换句话说, 如果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心,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个全新的思维方式中的一种就是“确信”,就是信仰与敬畏。
在一次给学生的讲座中,一个学生问我“什么是信仰”。学生连什么是“信仰”这个概念都感觉模糊和不确定了,由此可以想象得出他们生活中的困顿与焦躁。我在试着回答学生这个问题,也在澄清自己的认识。
信仰就是一个人所认定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一个人具有信仰的时候,他可以很好地接受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他可以很明确地以自己的信仰做出判断,而不至于迷茫和混乱。
信仰至少包括三种类型: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而在三种信仰中,所历练的都是如何让自己确信并超越困顿。
人生在世,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也会遇到很多的痛苦与挑战,如何让自己的创造有益于世界,如何让自己遭遇到痛苦和挑战时能够安然处之,这就需要信仰的力量。
小时候你不曾迷失和困顿,因为那时的你信仰父母,确信父母可以给予正确的指引;小学和中学时,你也不曾迷失和困顿,因为那时的你信仰老师、信仰知识,确信老师和知识可以依赖,并给予你正确的理解。
上了大学、进入社会,你遇到的挑战和痛苦加大,独立承担责任的压力开始让你困惑,同时因为能力的增强,你开始质疑老师、质疑社会,甚至质疑所学到的知识,找不到可以依赖的对象。压力与质疑导致更大的困顿。
加之内心没有建立信仰的力量,迷惑和困顿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因为信仰缺失所产生的恶果又加重了这些痛苦和挑战。我们自身的困顿大部分源于内心信仰的缺失。
不丹被称为世界上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也许和他们确信内在力量,确信所拥有的生活和相信国王、国家有关。我没有深入调查,不能轻易下结论,但是这个国家的国民有超过 75%的人信奉佛教,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
对“恭敬”和“敬畏”之心的理解,让我获得了一种轻松的感受,发现拥有信仰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怀着恭敬之心,相信老师,相信家人,相信生活,对于周遭怀有敬畏之心,内敛与内省,就会获得内心强大的力量。有了确信的能力,人生的痛苦和挑战都能够面对、接受并安然处之了。
仁波切说:不用去感觉你是否有佛性,这不是重点。 重点在信任,在信心;重点是恭敬心,就是完全信服。 (本文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