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真的“聪明”吗?
一直以来,北向资金都被称为“聪明资金”,因为坊间普遍认为北向资金对行情的把握较为准确。
那么,这一说法有依据吗?
对北向资金的表现进行回测可知,在过去的几年间,北向资金相较沪深300指数取得了稳定的超额收益,的确体现了较为良好的业绩。
即便是在仍处于建仓期的2015年,北向资金的年收益率也跑赢了沪深300;而在2016年全市场基金普遍折戟之际,北向资金仍然取得了年度正收益。
由此可见,北向资金的确是“聪明”的。
那么北向资金的“聪明”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呢?东兴证券的研究结果显示,北向资金的超额收益同时来源于行业选择和择股,2017年之前,选择行业的水平更高;2017年之后,择股能力更为优异。
从行业偏好来看,截至2021年末,北向资金偏好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新能源和医药。与2020年相比,北向资金明显增加了新能源的占比,同时降低了食品饮料和医药的比重。
从持股倾向来看,北向资金的特点是:1)偏爱白马股;2)偏好高市值、高收益、高成长性的“三高”股票(市值>3500亿元,ROE>4.5%,净利润增长率>50%),以及各细分行业的龙头股。
由于最近两年市场风格转换,白马股整体表现相对疲软,叠加北向资金规模逐步增大,北向资金累积收益优势有所下降。比如说在2021年的结构性牛市之下,代表A股市场整体的万得全A上涨9.2%,而北向资金小亏0.4%。
当然,北向资金从2015-2021年取得的年均复合收益率达到15.4%,远远领先同期万得全A的7.9%,明显战胜了市场整体。
不过,北向资金虽然“聪明”,但投资者也无需神话其表现,因为从年化收益率的角度来看,北向资金和主动管理的偏股公募基金相比,并没有取得明显优势。
背后的原因在于,北向资金与国内公募基金在选股层面具备高度相似性。开源证券统计了每个财报季北向资金重仓的50只个股构建投资组合后发现,其走势与主动股基的表现基本一致。
背后的原因在于,北向资金与国内公募基金在选股层面具备高度相似性。开源证券统计了每个财报季北向资金重仓的50只个股构建投资组合后发现,其走势与主动股基的表现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专注于优秀的基本面、重视企业盈利,可能是长期绩优大资金的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