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播报!黑石爆了,硅谷爆了,2007年的次贷危机,卷土重来?

黑石的事还没过去几天,美国又爆了一个大雷。

3月9号晚上,道指下跌1.66%,标普500下跌1.85%,纳指跌2.05%,这一轮下跌的主要推手就是美国银行股,标普500银行指数暴跌近6%,创下两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花旗集团,各家的市值,轻则损失数十亿,重则数百亿,可谓损失惨重。


(资料图片)

目前来看,导致暴雷的主因有两个。

第一个雷,是专注于投资加密货币的银行Silvergate宣布停止营业并将全额退还存款。

Silvergate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特许银行,自2013年后,敏锐的发现了加密货币的钱景,推出了与其相关的加密货币相关业务,在美国是极少数“亲比特币”银行之一。

这也是大多数小企业的一个特点,比起拥有稳定客源,不愿意承担风险的大企业,小一点的企业,生存的环境更为恶劣,想要成长,就必须做一些大企业,不愿意做或者是不敢做的尝试,失败了没什么可说的,成功了自然是以小博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颠覆式创新都出至于小企业的原因。

2020年以前,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Silvergate借着这股风潮,从不足1亿美元市值,一路狂奔到巅峰时的70多亿美元。

正如巴菲特那句著名的话,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今年一月,美国司法部启动了对Silvergate为FTX处理账户资金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某些人借助这个渠道,逃之夭夭,结果没多久,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平台轰然倒塌,

作为专注于加密货币的银行,Silvergate自然没办法置身事外,先是银行存款大幅下降,再接着大批的投资者出于恐慌情绪,四散奔逃,仅在一月份就有81亿美元被挤兑提出,占到其存款余额的68%,一时间投资者向交易平台要钱,交易平台向Silvergate要钱。

其实到这一步,Silvergate还不至于倒闭,它只是提供加密货币的相关服务,并没有亲自下场,截至2022年9月30日,Silvergate的资产负债表显示约114亿美元的证券,包括市政债券、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机构和国债,与此同时,还有大约14亿美元的贷款,包括3亿美元的BTC贷款加上一些房地产贷款。

换句话说,只要自家的债券到期后,拿到了现金,大概率是可以应付这波挤兑潮的,奈何投资者压根就不听他了啰嗦,他们要求的是立刻还钱。

没有办法,由于美联储的疯狂加息,Silvergate只能一边以巨额亏损抛售价值52亿美元的债务证券,一边向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申请了43亿美元贷款,要说它也挺倒霉的,就在这救命的档口,这笔贷款引起了驴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的注意,她认为这种措施会将加密市场风险引入传统银行体系。

结果亏本甩卖补充不了缺口,申请的贷款迟迟下不来,Coinbase、Paxos等加密机构,甚至决定停止通过Silvergate接受或发起付款,就这么在三方的合力"绞杀"下,3月9日,Silvergate宣告退局。

第二个雷则比第一个大得多,暴雷的是硅谷银行。

看到硅谷两个字,大家就能感觉到它的不一般,硅谷银行是一家成立接近40年,在全美排名前20的大银行,也是在硅谷最重要的银行之一,2022年上市的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技术和医疗保健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硅谷银行的合作伙伴。

这次事件的起因,是当地时间周四早晨,硅谷银行宣布出售一批价值约210亿美元的证券,出售债券本来也没什么稀奇,奈何在这份出售的声明中出现了一条特殊字眼,出售210亿美元证券,是以亏损18亿美元为代价进行的。

而210亿美元证券几乎是硅谷银行所有目前可供出售的证券,为了支撑银行的资本基础(capital base),硅谷银行希望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来募资,22.5亿美元补上。

我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一下,它的意思就是,现在可以卖的已经卖光了,但我依旧亏钱,所以我希望,你们大家再借我一点钱,把这个窟窿堵上,但是未来我可能还不上,所以我打算,画几张纸币,充当抵押,这么一套组合拳,当场就把各位投资者震住了!

因此,硅谷银行这番充满"诚恳"的变现,非但没有拉自己出坑,反而让自己的母公司SVB金融集团在周四当天股价暴跌60%,市值蒸发超过95亿美元,包括“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创办的风险投资基金Founders Fund在内的顶级风投,初创企业,这两日可是疯狂的从硅谷银行中撤资。

现在让我们回到一个关键的节点,为啥硅谷银行要以亏损的方式出售债券,回收流动性?问题出在哪里?

和Silvergate这家专注于加密货币的小银行不同,硅谷银行还是较为保守的,盈利手段是比较常见的揽储和放贷。

2021年科技投资的热潮中,在存款利率只有0.25%的情况下,硅谷的客户存款激增,从61亿美元增长到了189亿美元,整个体系都充满了过剩的流动性。

写了这里,大家要有一个概念,对银行来说,储蓄是负债,贷款才是盈利,他们赚的就是一进一出的利息差。

据硅谷银行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2118亿美元,拥有1201亿美元的投资证券,其中包括91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组合,平均利息在约1.7%,贷款方主要为高科技企业,硅谷银行自身获得大批的科技企业认股权证。

为了分担风险,补充流动性,硅谷银行又将这批贷款以“持有到期债券”的形式,在二级市场同样以约1.7%,出售给了机构投资者,就这么来回倒腾,各种资本混杂其中。

之后随着美联储加息,市场利率攀升到4.5%,区区1.7%的利息依旧大幅度低于市场利率,感觉损失巨大的机智投资者,开始大量赎回“持有到期债券”,置换成无风险的、高收益的银行存款,而硅谷银行之前持有认股权证,由于美国IPO市场不景气,没办法变现,持有的企业贷款,也无法迅速回收,流动性危机就这么产生了。

另外大伙还要注意一个关键点,这些因为低利率起来的初创企业,正常情况下,5年内存活率只有20%,美联储这么疯狂加息,估计连20%这个数字都要迅速减少,那么之前借出去的钱,极有可能会在今后1到2年,出现大量坏账,按照硅谷银行自己的说法,2023年其净利息收入将比去年的45亿美元下降17%-19%。

客观来说,这种资本危机,不是特别熟悉的人,压根就不知道它爆出的雷,是不是就是它全部的雷,最关键的是,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万一资不抵债,美国政府又不肯救,后果是什么,投资者也能想象的到,再一个,如果连一个平稳运行了40年的银行都出现了问题,其他还不如它的银行那?按照这个思路,也就不难理解,为啥两家美国银行暴雷,带崩了整个美国银行圈。

总的来说,不论是Silvergate的货币业务,还是硅谷银行的股权危机,引爆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美联储的疯狂加息。

我看不少朋友已经非常担心,这会不会就是2007年次贷危机的翻版,是不是马上就要暴雷了?我个人觉得,量还不足够。

次贷危机的原因是银行将贷款,以零利率的方式借给了大量的底层,注意大量这个词,这群人很多都没什么正经工作,房价一跌,经济一衰退,立马就丧失了还款能力,再加上为了分担风险,将这些东西层层分包,卖给了大量的投资者,最终形成铁锁连船,一个也没跑掉。因此想要复制雷曼时刻,至少眼下的规模是不足够的,考虑到美股长牛这么多年,加杠杆的美企随处可见,美联储这么加下去,美股还能挺多久,可就说不准了,真到那个时候,企业债版的次贷危机,到是有可能出现。

那么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美国会眼睁睁的看着雷爆掉吗?

老早以前我也说过,美联储拉高利率,不是单纯的为了压制通胀,而是为了收割全球的资产, 但我不认为美国会以引爆泡沫为代价。

当前的形势下,和2007年完全不同,单从泡沫的规模,可比2007年大多了,国债,企业债,私人债,加在一起,起码上百万亿美元,一旦控制不住,首先影响到的恐怕就是老拜头屁股下的位置,以驴象互撕的程度,后来者只要上位,尤其是倍受“屈辱”的川宝,是不会手软的。

暴雷之后的放水也是一个问题,坚持不放,继续高利率,全球资本绝对会2次分流,放了,最大的消费国和最大的生产国,整天开撕,不可能再像2007年一样,无条件买它的国债,替它解决通胀了。

因此我倾向于这是一个,拉锯般的心理战,美联储测试的不只是市场的底线,还是全球国家的心理线,他要试一试,在这种压力下到底谁会率先坚持不住,倘若真的没有机会,相比爆了之后的烂摊子,那还不如维持眼下这个泡沫,等待时间消化,如果还是不理解,大家可以想象下我国的房子。

美债利率在爆雷之后,能够在美联储加息升温的情况下,应声而跌,也是市场觉得,美联储的强硬会有所收敛,不过凡事都有万一,如果就这么爆了,也是我国的机遇!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关键词:

推荐DIY文章
今日播报!黑石爆了,硅谷爆了,2007年的次贷危机,卷土重来?
新消息丨硅谷银行破产,美国监管机构接管,有“风投”去年已发出警告
全球焦点!万亿美元资管巨头,盯上人民币基金
天天热推荐:硅谷银行倒闭,马斯克称对推特收购硅谷银行持开放态度
潜望|银行挤兑在美国硅谷正在发生 政府接管能否解除危机仍存变数
天天即时:见证历史,美国硅谷银行宣布破产!股价暴跌超60%,史诗级裁员竟是诱因?
速读:存在九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被罚320万
直击美国史上第二大倒闭银行案 硅谷银行会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热点在线丨董明珠为何极力支持分红:想让股民成为真正投资者
全球微头条丨重要提醒!这类银行卡将停用
世界快报:又见证历史!昨夜,“轰然倒塌”,宣布倒闭!
当前消息!挤兑恐慌持续 美国银行股集体下跌 硅谷银行等多只银行股停牌
世界快看:两千亿美金资产银行“暴雷”!吓尿股市
每日信息:旭辉公布境外债务重组初步条款:承诺不削减本金、展期不超过7年
观点:旭辉控股集团更新境外债务重组初步方案:不削减本金、展期不超过7年
银行集体清理门户,你“中招”了吗?
优质房企2月份融资继续开闸 机构:行业融资仍未全面回暖
车圈即将砸出大机会
时讯:《第一金融》聚焦3·15消费者权益保护 对话“权利 责任 风险”
环球焦点!阳光诺和(688621.SH):拟向银行申请不超8亿元综合授信额度
焦点!重仓押注“TCL系”大赚,揭秘正圆投资廖茂林的“擒牛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