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过去几年最惨的是医疗,未来几年最好的可能也是医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医疗资源不足,这是当下的一个基本国情。
2021年,中国医疗卫生开支占GDP的比例为6.5%,不及OECD国家8.8%的平均水平,和美国的18%更是相距甚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医疗体系的排名,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144位。
整体短缺的情况下还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
截至2021年,全国总共有超过10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近98万家。相比之下,三级医院只有2996家,占比仅为千分之三,却提供了全国34%的床位和26%的诊疗人次。众所周知,这些医院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与大城市,而基层地区的医疗条件与设备配置远远落后。
就拿新冠重症患者救治仪器ECMO为例,国内开展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医院总共只有592家,且其中开展50例ECMO以上的中心仅占9%。广大基层地区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显著不足,一旦遭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便会暴露短板。2003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2020年又被突袭。
这一次,国家下大力气、大决心推动基层基础医疗建设。
去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年)》。
核心是: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
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至少要有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力争“一般病在市县解决”。
钱已经到位。
2021年,中央下发了653.9亿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今年的补助资金在去年基础上再增33.43%至872.51亿元。与此同时,医疗专项债也是应发尽发,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止2022上半年,医疗专项债的发行规模超3000亿元,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2700亿元的发行规模。
且政策还在持续加码。
今年9月,国常会以及卫健委发布贴息贷款政策,指定商业银行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实施贴息贷款,中央财政贴息2.5%,旨在激发医院的采购需求与动力。据悉,仅这一次涉及的医疗设备采购金额就高达2000亿元。
于是,一场以县域为核心的医疗新基建正如火如荼的展开。
根据中国建筑披露的数据,2020/2021年,医疗建筑订单分别为1248亿、2044亿,同比分别大增102%和64%。根据奥维云网地产大数据监测数据,去年中国在建医疗工程完工量为4576个,同比增长82.38%。今年继续高歌猛进,全年拟在建医疗工程完工项目数量超过6000个,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了32%。
按照“资金—土方建设—医疗设备采购”的流程,未来几年,医疗设备将进入大规模放量的爆发期。
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460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641亿元,5年的时间翻了一倍还多。而根据该机构给出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这一数据有望再翻一倍。
▲图源:艾瑞咨询
放在过去,这块巨大的蛋糕基本就便宜了“GPS”(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三大厂家。
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过去中国基层地区医疗资源之所以短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负担不起。外资企业凭借垄断优势掌控定价权,在中国大肆敛财。
举个简单的例子,三十年前,一台美国产的简单参数监护仪就需要13.5万元,多参数监护仪定价就更高了。当时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2000元,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即便买的起,老百姓也用不起。
本土企业的崛起改变了这一现状。
1992年,迈瑞推出监护仪,价格直接打到4万元。到现在,一台国产高性价比的监护仪仅需3500元。曾经用不起的“高端器械”,现在已经成了基层卫生机构的标配。
所以,推进医疗设备本土化,不但可以避免“卡脖子”,还能通过降成本提升医疗资源的普及率。
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到2025 年,县级医院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要达到70%、国产核心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其中医学影像设备及其核心部件是重点。
在这一轮医疗新基建中,本土企业无疑将分到更多的蛋糕,其中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
回顾发展历程,两家公司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殊途同归,就是打破外企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迈瑞的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从低端逐步向高端切换;联影上来就高举高打,在高端领域与外资搏杀。
迈瑞的特点是大而全,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和耗材等领域均涉足,其中王牌是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营收占比在40%以上。公司在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血球业务等市场的份额已稳居全球前三、国内第一。
联影主要聚焦影像设备,目前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国产龙头。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按新增台数占有率口径计,2020年,在国内新增市场中,联影医疗MR、CT、PET/CT、PET/MR及DR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列第一。其中CT是绝对的核心单品,2021年营收占比高达47.2%。
除了迈瑞和联影等处在核心领域的企业之外,还有一些小众赛道的公司也将受益于此轮医疗新基建。
比如做医疗智能化的艾隆科技,公司自动化药房业务过去几年迅速崛起。今年Q3,公司单季度营收达到1.36亿元,同比增长76.86%,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增长45.39%。与此同时,公司合同负债在过去一年持续增长,到今年三季度末已达到1.63亿元,同比大增135%,说明订单还在持续累积。
再比如做医疗净化工程的华康医疗,明显进入了业绩加速期。去年公司营收只增长了13%,今年前三季度直接同比大增57.34%。从公告的合同来看,今年5-9月,华康医疗在4个月的时间内就公告了5项重大中标合同,金额在0.80-1.22亿之间,累计近5.2亿。对比公司去年8.6亿的营收,今年仅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完成了去年60%的业绩。
而且华康医疗还有一个看点是集中度提升,以目前国内医疗净化系统每年330亿的盘子来计算,作为龙头的华康医疗也只拿到了不到3%的市场,将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上文提到过的今年新签的5项重大合同均来自湖北省外,说明公司已经具备开疆拓土的能力,未来值得期待。
过去几年,整个医疗产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非常不乐观,其中政策风险是关键所在。
以冠脉支架的大幅降价为标志,医疗器械的集采正式拉开序幕,引发外界对于整个医疗器械赛道的担忧。
但事实上,政策一直给创新型企业留足了发展的空间与时间。
今年9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表态:
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国家医保局会根据临床使用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带量比例,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事实上,早在2014年,就已提出“创新器械”这一概念,目的就是对本土创新型医疗企业给予定向照顾与扶持。根据当时的规定,创新器械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第一,专利,需拥有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权;
第二,性能,主要工作原理或作用机理为国内首创、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第三,定型,已完成前期研究并具有基本定型产品。
以此为标准,很多医疗器械产品其实都有“免死金牌”。
还是以迈瑞为例,公司监护仪的血液动力学参数、血球的AI阅片技术、超声的域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等均符合要求。此外,免疫炎症辅助诊断产品也已通过广东省药监局的创新审查,将来还会有更多产品参与创新申报。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国内在医疗器械领域还有诸多没有突破的技术和产品,这就需要有更多具备研发创新能力的企业站出来挑大梁,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给相关企业提供良性发展土壤的前提之上。
所以,外界所担心的“杀鸡取卵”式的厄运不会降临到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身上。
在国际市场,依托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攻城掠地;在国内市场,赶上了医疗新基建的大时代,不仅可以携本土身份获得优先入场券,还能在集采背景下通过产品创新获取单独定价空间。对于医疗器械公司而言,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