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玩美移动和巨子生物相继上市,分别拿下“美妆时尚科技第一股”和“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而引发关注。
【资料图】
事实上,包含这两家公司在内,今年共有19家化妆品相关企业闯关IPO,从原料、包材、代运营商,到美妆创投公司,再次掀起上市潮。越来越多“第一股”的诞生,也表明行业垂直细分机会增多。
企业上市,往往意味企业在规模、管理等多方面达到了新高度,而所在行业的“第一股”的诞生,更是体现了公司所具备的高技术水准和市场地位。此外,行业“第一股”的诞生对于行业本身在资本市场的能见度与关注度的增加也会有所帮助。
而今年冲击IPO的化妆品相关企业中,有多家企业是其所在化妆品细分行业的“第一股”。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发力最早的巨子生物近日终于成功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拿到“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称号。
几乎同一时间,专注于AR、AI虚拟试妆的美妆科技企业玩美移动在纽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美妆时尚科技第一股”。玩美移动曾获得阿里巴巴、高盛、创世伙伴CCV等知名机构的投资,企业的科技服务解决方案覆盖全球20大美妆集团中的19个,并与全球超80个国家的420多家美妆品牌达成合作,目前也应用于国内的淘宝与天猫彩妆。
今年,北交所上的“美妆包材第一股”则将花落深圳柏星龙。据了解,除了酒类创意包装外,在化妆品领域,柏星龙曾为欧莱雅、植村秀、瑷尔博士设计多款包装,未来随着柏星龙上市,也将提振化妆品包材行业的信心。
作为中国最早的专业投资机构之一,投资了花知晓、花印、拾颜等多家化妆品企业的天图投资也进入到IPO的关键节点,若上市成功,则有可能成为“美妆创投第一股”。
婴童市场的“第一股”争夺战也在今年拉开序幕,下半年润本生物与宝露泰奇分别向上交所与纳斯达克递交招股书,正式在向资本市场发起进攻。
各种“第一股”的出现,体现了化妆品市场的繁荣与化妆品产业链的更新升级,同时也表明整个化妆品市场在不断细分,消费者的需求被进一步挖掘。越多越多资金的注入,也将继续推动细分市场的放量,未来美妆行业也会呈现更多可能性。
不过,上市不是终点。有分析也认为,“第一股”的稀缺性或许短期内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但长期来看,“第一股”投资最终仍会回归到行业发展与企业经营能力上。
青眼梳理发现,今年冲击IPO的化妆品相关企业行列中,品牌企业共10家,上下游企业共9家,两者基本持平。目前已经敲钟上市的仅5家,多数企业仍在闯关中。
总体来看,品牌商与上游企业的营收相对稳定。尤其是,涉猎医用敷料市场的品牌企业,稳定的营收增长与高毛利率,成为市场瞩目的吸金王。
从上表可以看出,其中有涉及医用敷料的创尔生物、巨子生物、敷尔佳都有着接近或者超过80%的毛利率,远超本土其他化妆品品牌企业。此外,营收稳定的增加也给了企业上市的底气。
整体营收规模看,巨子生物与敷尔佳不相上下,但如果说巨子生物是科研型企业,敷尔佳更偏向营销型企业。在IPO审核中,敷尔佳研发人员数量少,便备受关注。
今年共四家化妆品上游企业冲击资本市场,分别是香料原料厂商亚香股份,两家包材制造商中荣印刷与柏星龙,还有化妆品代工厂芭薇股份。就今年上半年而言,中荣印刷营收相比同期下降4.98%,柏星龙、芭薇生物、亚香股份营收则分别同比增长36.37%、7.32%、34.53%。
可以看出,仅中荣印刷上半年营收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下滑外,其余三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事实上,不仅是这几家上游企业,今年中科欣扬、维琪科技、创健医疗等上游企业被资本或外资巨头如资生堂投资,也足以显示出上游成为新的投资热土。这也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气象,改观国货美妆研发弱的印象。
对比之下,今年已上市和拟上市的三家美妆代运营商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例如早在今年3月就挂牌上市的青木股份,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5.74亿,同比下降4.59%,扣非净利润为2985.89万元,同比下降高达60.04%。
数聚智连的综合毛利率也出现年年下降的趋势,2019年至2021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49%、25.35%和22.13%。拉拉米同期则为46.76%、36.58%、38.08%。可见如何保持稳定盈利,穿越周期是这三家美妆代运营商必须面对的问题。
尽管化妆品市场面临着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但仍然不断有新鲜的血液涌入充分竞争的化妆品市场,随着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越多越的细分领域开始出现。此外,一些化妆品企业凭借技术上的积累来打造富有产品力的品牌,成功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也表明国产化妆品市场逐渐进入用科技讲故事的阶段。
特别是巨子生物的成功上市,标志着重组胶原蛋白这项中国领先的技术再一次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上市当天,巨子生物市值一度突破280亿人民币,可见资本市场对其的青睐。
青眼梳理招股书发现,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企业将研发放置于重要位置。上美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部分募得资金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保持品牌的持续创新。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上美集团研发投入分别为0.77亿元、1.05亿元、0.52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2.3%、2.9%和4.1%,呈逐年上升趋势。
敷尔佳也在招股书中称,募集的资金中将有5691万元用于研发及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
婴童护理品牌润本生物也在招股书中提到,募资资金的第一项就是用于建设黄埔工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达3.69亿元,润本生物表示,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新建研发中心,科学规划研发场地,优化研发环境,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并配套高端研发人才,进一步提高公司研发能力。
不仅一些品牌商们在加大研发投入,上游的制造商同样在加码研发,例如化妆品包材商柏星龙就在招股书中提到,将募得资金中的5861.59万元用于创意设计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上月刚刚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中荣印刷更是把研发作为企业的重要标识来进行打造,并在招股书中强调,通过在纸制包装行业超过三十年的研发投入,公司掌握了印刷行业一系列的核心技术,并具备了独特的创意设计能力,并通过生产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具备了较强的研发和技术优势。
有行业人士曾指出,化妆品行业上下游融合正在加强,一改传统以营销为导向,企业现在更多以研发导向或产品力导向为先,以此提升竞争力。此外,资本也在向上游供应链转移,上游供应链正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谋求上市。
据Euromonitor预测,2024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可达8282亿元。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中国化妆品市场仍有充分的潜力等待挖掘,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化妆品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茁壮成长,共同撑起中国化妆品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