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二,也就是中秋小长假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对于许多医药板块的投资人而言,无异于一场噩梦一般。开市以来,CXO板块集体暴跌,药明康德跌停,康龙化成下跌超10%,跌幅超8%的也好多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都预期到了下跌,但是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惨。
而当日下跌的罪魁祸首,据说是来自Biden的一项行政命令,旨在帮助扩大漂亮国的生物制造,减少对中国以来的这么一个命令。虽然细节尚未知晓,但是A股在这样的消息面前,先来一波大跌为敬。从机构的角度来看,一定会进行减持回避,直到靴子落地。
就在有关社区一片哀嚎的同时,一位女人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那就是中欧医疗健康混合的基金经理-葛兰。
原因很简单,这一波下跌潮当中,葛兰的十大重仓股有五个出现了暴跌!一度被调侃:“买了葛兰的中欧医疗两年,下跌超30%;感觉医疗板块就是天天讲鬼故事!”
段子归段子,有道是人红是非多,中欧基金的葛兰,作为当红的基金明星,曾经顶流的基金明星,关于其传言真的不少。
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前不久传出的葛兰因业绩不理想而要离职的消息。虽然后来被官方辟谣,但是依旧引发无数人的猜想。
自从葛兰荣登千亿基金经理以来,其所管理的基金净值出现了大幅下降,作为公募基金经理而言,承受的压力自然不小,但是要说离职那也是无稽之谈。
如今的葛兰是中欧的台柱子,千亿管理规模一年要为基金公司贡献许多个目标的管理费收入。中欧没有动力和激励去开除这样一位基金经理,投资人骂归骂,丝毫不影响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葛兰而言,其专业性无可指摘,而且作为操作风格比较基金的葛兰,十大重仓股持股集中度较高,占比57.28%,从持股结构看,主要集中于CXO行业,持有四家上市公司,总共占比26.24%。不可否认,葛兰持有的上市公司都是行业细分龙头,但有的公司也不是没有瑕疵。
尤其是在近两年医药政策的大调整之下,这一波医药股的表现也难言乐观。
截止本文发稿(2022.9.20),来自同花顺的数据显示: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近一年的收益为-38.91%,近两年的收益为-17.47%;而同期沪深300的涨跌幅为-19.11%和-17.08%。近三年为44.68%,近五年为131.42%,同期沪深300涨跌幅为0.09%和2.50%。
数据可见,分水岭出现在两年之前。
随着2020年医药股的大涨,葛兰重仓的公司出现了较大的涨幅。带动了业绩的上涨,这可以归功于其优秀的选股能力。但是当葛兰开始被基金公司包装成“女神”,开始各个渠道推荐她的时候,情况就出现了大变化。
一方面是葛兰的管理规模急速上升至1000亿,傲视A股几千名基金经理;另一边则是近两年的拉胯业绩。
葛兰的基金,无非说明了那样一个古老的真理:规模是收益的天敌。
数据研究显示,当一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300亿的时候,基金收益与规模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这样就说明了基金经理的能力边界问题,边界之内尚可以自由发挥;超过边界,就是规模的函数。
葛兰如此,张坤如此,还有基金经理,都逃不过也不可能逃过规模的魔咒。所以选择基金的时候,规模是逃不过的一个因素。
历史高涨幅带给葛兰历史优秀的成绩成为明星基金经理,但执着于抱团股,最终又被抱团股反噬而损失惨重,葛兰是不是需要反思这种抱团股的投资逻辑,杜老师(笔者的一位朋友)认为是需要的。
除了葛兰以外,中欧呢?不对基金规模和申购额限制,对明星基金经理铺天盖地的宣传,最终引来了质疑和造谣。投资人的亏损,已经是实实在在。所谓做时间的朋友不过是谬论,高位接盘的估计很多年都要深套其中。
锅,不能葛兰一个人背?中欧基金同样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