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千字70元已经是出版业多年的惯例,水平较高的英语译者以及一些小语种译者可以得到每千字80—90元的报酬。虽然极个别“金牌译者”能拿到更多报酬,甚至可以像作者那样收取版税,但这种特例无法代表行业整体水平。“所以单从物质上来说,翻译确实是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功夫。
从出版方的收入来源看,目前中国的学术译著图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靠学术项目经费,另一类靠图书销售收入。这两类图书出版流程有较大差异,但是都存在翻译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
依靠学术项目经费出版的图书出自一些学者申报的项目。当项目成果当中包含译著出版,这些学者为了结项,就会把翻译后的著作交给出版方,并从项目经费中拿出一笔钱支付给出版方作为报酬。这种情况下,出版方不用向译者支付报酬,译者反而是向出版方支付报酬的人。此类图书无需太关注市场反馈,翻译也是“现成的”,因此出版方并没有充分动机对翻译成果进行严格把关。
依靠销售收入赚钱的图书,理论上对翻译质量要求更高,但是在现实当中,出版方也需要做出种种妥协。“学术著作,特别是小领域内的专业著作,要找到完全合适的译者并不容易。专业对口而且外语水平足够的人总是很少的,而且他们往往还有课业、科研压力,甚至还要考虑学术圈内的人际关系,因此出版方总是很难找到合适的译者。外加市场化图书的购入版权是有期限的,一般是5年,如果翻译用时太久,销售时限就会被压缩,盈利压力就更大。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出版方有时就会直接选择和翻译中介公司合作。”马良分析说。
作为“学者+译者”,谭道明也从学术圈内译者的角度分析了翻译质量的激励因素。“一是稿酬问题,翻译的收入回报率非常低,这几乎是学界公认的;二是结项需要,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个别学者可能‘糊弄’了事;三是,关于译著是否可以作为学者评定职称、学生评奖学金的加分项,很多高校、研究所是不把译著算作成果或予以奖励的,事实上对翻译成果的质量也缺乏把关机制;第四,学者、学生们的学术热情很重要,但学术翻译中非制度化的、主观性的激励有很大不确定性。”(孙明源)